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捻軍陳大喜> 第二十章 1858年1859年簡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1858年1859年簡史

1858年1月,清軍乘太平天國內訌之後又恢復江北、江南大營,再次圍困天京的時候,石達開早已經在“自立為王”的道路上前進了,因此,天王洪秀全即使向石達開下達了要求他回師救援天京的命令,石達開也不可能再去執行了。4月,洪仁玕捻轉到達天京,被封為幹王。

1858年,捻軍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戰抗擊清軍進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動作戰方式出擊豫、魯、蘇,殲滅大量清軍,並與太平軍配合進行了多次重要作戰。

4月12日,太平軍石鎮吉部由憲天燕,及軍政司程某率領佔領泳康,頑抗者惟有謝副爺(謝蘭生)、徐翊仁等數人。佔領後將10個鄉分立5軍帥、25師帥和125旅帥管理。黃溪灘應法潔率眾投奔太平軍,部眾發展到2000多人。六月初七晨,民團會剿黃溪灘,應法潔父子百餘人被殺。接著又聚遊仙、義和、太平數鄉民團數萬人合圍縣城。太平軍作戰術退卻,在民團合圍前稍然撤離,六月初八泳康復為清總兵周天培佔領。

5月下旬張樂行率兵北上,經正陽關、峽石口,佔領懷遠、臨淮和鳳陽府縣兩城,控制淮河南北的交通,斷絕清淮北鹽運。11月與廬州太平軍南下,配合陳玉成、李秀成指揮的三河之役,大敗湘軍。次年夏,派龔得樹領兵渡淮河,聯合太平天國廬州守軍吳如孝部攻克懷遠,自此兩軍佔領地區聯為一片。11月南退定遠。

1858年,咸豐八年六月,孫葵心北上攻打懷遠、定遠,掃蕩江淮清兵,屢建戰功。後受清軍和苗沛霖包圍,突圍後與張樂行發生分歧,回淮北自成一軍,與黑旗主劉玉淵聯合作戰。九月,孫葵心與劉玉淵、劉天福等人率部入山東,破曹縣、武城。

1858年8月,捻軍首領侯士偉為借款及一頭毛驢走失之事,與堂兄侯士忠矛盾激化,加之早有前仇,侯士偉決計報復。張敏行(張樂行胞兄)部下張正江是黃旗旗主,與張敏行父子、侯士偉關係密切。一日,張敏行兒子張瑨威逼張正江侍從張老二,以張正江名義,邀侯士偉至張正江部駐地張寨議事。侯士偉深信不疑,率幾名隨從至張寨。隨從立被張瑨部誘禁門外。侯士偉見事有異,逃至二門過道,被侯士忠之子侯布標一槍刺死。不久,侯士偉之子侯山也被殺於瓜地。張、侯兩家的仇殺,使紅旗內部嚴重不和,遂分裂成兩部分,傾向侯士偉的將士投在黃旗旗主張正江部,另一部分由侯布標率領併入張敏行部。侯士偉事件,使張樂行本部親軍的戰鬥力大為削弱,以致後來不能單獨禦敵,而被清軍擊破。

1858年9月,捻軍首龔德樹南下與廬州太平軍吳如孝部奪取藕塘鎮,圍攻定遠。陳玉成、李秀成率軍攻佔浦口和揚州,大破清軍江北大營。清軍乘太平軍東下,攻安徽、據太湖、撲安慶,李續賓率湘軍連陷潛山、桐城、舒城,攻三河鎮,進逼廬州(合肥)。陳玉成率兵救援,李秀成援軍繼進。11月14日,陳玉成部攻克三河清營,次日兩軍決戰。太平軍殲清軍六千人,擊斃李續賓(一說自縊)、曾國華。清軍從安慶外圍撤走。

12月,蘇天福率部深人魯西南作戰,不久南下。

太平軍從1858年開始,先後在浦口戰役、三河大捷、兩破江南大營、挺進蘇浙等一系列戰役中取得勝利,扭轉了軍事上的危局。政治上頒佈了《資政新篇》,經濟、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也進行了列改革,改變了被動局面。天王洪秀全再設五軍主將,李秀成被封為後軍主將。

1859年3月,孫葵心、劉天福等轉戰於豫南郾城、舞陽,於北舞渡大敗清軍,擊斃南陽鎮總兵邱聯恩和山西參將福瑞。7月17日,龔德樹攻克定遠。

1859年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春天,石達開入湖南,發動“寶慶會戰”,欲取上游之勢,再下趨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作戰,並伺機分兵入川。彼時湘軍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長驅直入湖南腹地,軍心全線動搖,只得將因勢利導,全力援湘。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石達開孤軍作戰,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休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