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捻軍陳大喜> 第一章 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序

上古時期,混沌未開。沒有天地,沒有日月星辰,沒有江河湖海,沒有魚蟲鳥獸,更沒有人類。在這混沌中央,有一渾圓之物,孕有一龍首蛇身盤古巨人沉睡其中。忽一日,巨人醒來,悶燥難耐,遂將此混沌劈開。清氣上升化為天,濁氣下沉化為地。天每天長長一尺,地每天加厚一尺,而這巨人頂天立地隨之增長一尺。

一萬八千年後,天極高、地極厚,然而這天地之間除了上有天、下有地之外,天上無日月星辰、地上更別無一物。盤古感概世間荒涼,遂決定以已身為世間新增萬物諸象,一日,盤古倒地不起。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兩眼之淚化為星辰,汗珠化為湖泊,血液化為江河,毛髮化為草原和森林,氣體化為雲霧,聲音化為雷鳴,牙齒、骨骼、骨髓化為礦藏,頭部化為泰山,腳化為華山,左臂化為衡山,右臂化為恆山,腹部化為嵩山。從此便有了最初的世界。

然,盤古的元神分三變化為清氣上升而成三清,是為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精氣下沉,化為女媧娘娘和伏羲大帝。女媧娘娘和伏羲大帝皆為人首蛇身,乃是人之初祖也。上文講到了盤古開劈天地,然而天地之間卻無生機。女媧娘娘便日造生靈七十樣,大地初現生機。

而天地之間,只有女媧和伏羲兄妹二人,相議結為夫妻卻自覺羞恥。女媧娘娘便用黃土仿照自己和伏羲的樣子造出男女(作者注:女媧娘娘當初創造之人是為皇貴,數量極少。初行於天地之間,後隱匿崑崙、祁連、蓬萊之間,修身養性,飛昇成仙。),然而大地蒼茫,造人速度又慢。遂用藤條粘滿泥漿揮舞拋灑,泥漿落地,即成人形。而黃泥捏造之人,便是後來的皇族貴戚,泥漿化人,則為百姓平民。從此,大地之上生機勃勃。女媧娘娘創出婚嫁之禮,教人類自我作媒,從而使人類自我造人、傳宗接代。

之後,便有了人類的繁衍。三皇五帝振興華夏。而我們就單表五帝之“舜”帝之一支。舜帝姓姚,名重華,字都君。重華是顓頊的六世孫,自五世起便為平民。重華從小便受父母異弟迫害,屢經磨難。然而,他卻謙讓待人、品德高尚,所以威望日漸。後來,堯年事已高,欲選繼承人,天下一致推舉舜,於是,堯分別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九名男子侍奉於舜的左右,以觀其德;又讓舜職掌五典、管理百官、負責迎賓禮儀,以觀其能。皆治,乃命舜攝行政務。之後便是天下清平,民眾安樂。後去世於南巡途中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山。

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媯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於株野建立陳國,史稱陳胡公,後遷都於宛丘(淮陽),子孫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中國有“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的說法。陳姓是中國第五大姓,陳氏後人世界約有九千餘萬人。而舜帝后裔他姓之人共約三億餘人。

陳胡公死後,其子陳申公繼位。於大典之際立下弘願:“陳氏後人,天下清平則為王為臣,忠心護國。戰亂紛爭則起兵平蕩,安澤天下。文能輔國,武能定國,為民忠孝兩齊全。”

其餘不再多表,先表陳氏古今人物。春秋時齊國大夫陳完、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陳餘、西漢曲逆侯陳平、西漢關內侯陳湯、西漢嘉威侯陳遵、東漢司法官陳寵、東漢太傅陳蕃、東漢太丘長陳寔、漢末曹操管下司空軍謀祭酒陳琳、三國時魏將領陳登、陳群、西晉著名史學家陳壽(著三國志)、西晉史學家陳壽、十六國涼王陳安、南朝梁將領陳慶之,陳伯之、南朝陳國建立者陳霸先、隋朝將領陳稜、唐高宗時農民起義女首領陳碩真、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唐朝將領陳玄禮、唐朝陳禕法號玄奘、唐文學家陳鴻、唐朝詩人陳陶、北宋扶搖子陳摶、北宋直史館兼崇文院檢討陳彭年、北宋詩人陳師道、北宋太學生陳東、南宋詩人陳與義、南宋吏部員外郎陳傅良、南宋右丞相兼樞密使陳宜中、南宋思想家陳亮、南宋哲學家陳淳、南宋藏書家陳振孫、南宋醫學家陳自明、南宋畫家陳居中、南宋詞人陳人傑、南宋詩人陳碧娘、元初抗元首領陳吊眼、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陳友諒、元末明初詩人陳亮、明朝外交家陳誠、明朝學者陳獻章、明朝散曲家陳鐸、明朝畫家陳道復、明朝學者陳建、明朝音韻學家陳第、明朝戲曲作家陳與郊、明朝史學家陳邦瞻、明朝醫學家陳實功、明朝文學家陳繼儒、明朝將領陳永福、抗清義軍首領陳明遇、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明末清初陳圓圓、明末清初散文家陳貞慧、明清之際思想家陳確、鄭成功謀士東寧總制使陳永華、南明抗清將領陳子龍、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明末清初武術家陳王廷、清朝文學家陳維崧、清朝詩人陳恭尹、清朝水利家陳潢、清朝湖廣總督陳宏謀、清朝文學家陳端生、清朝醫學家陳修園、清朝篆刻家陳豫鍾,陳鴻壽、清朝經學家陳壽祺、清朝詩人陳文述、清朝將領陳化成、清朝文學家陳沆、清朝抗英將領陳連升、清朝經學家陳奐,陳立,陳喬樅、清朝國學大師陳寅恪、清朝學者陳澧、清末金石學家翰林院編修陳介祺、清末天地會首領“平潯王”陳開、太平天國將領陳得才,陳玉成,陳坤書、清朝將領陳湜、清末資本家陳啟沅、清末上海小刀會首領陳亞林、清朝維新派陳寶箴、清末軍機處章京陳熾、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者陳天華、清末捻軍首領陳大喜、民族英雄陳真。當代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115師代師長陳珖將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二營營長陳文彬等等等等。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