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臨門,自然是要大辦特辦。
不僅如此,還得全路軍民,全山東,甚至於多省內一起同慶。每戶人家,拔下糧米喜面若干,反正發家後,朱子龍財大氣粗,也不在乎這點錢。
如此,王府賓客如雲,整個路內,一片歡喜……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基本上,能來的人都來了。
不能到的,也送來賀禮,便是大明北地諸省,很多官將士紳商人,也送來賀禮。不這樣不行呀,只要不是傻子,大家都能看出來。
現在大明朝,四海龍王紅的發紫,簡直就是比皇帝還要更實在。
前來賀禮的人,是如此的之多。以至於稍稍官位低點的,或是普通的商賈,連唱名的資格都沒有。
一時間,朱子龍的王府十分的寬闊,然而這日,卻有了擁擠狹窄之感。
整個朱家關,只少是開了近萬桌酒宴。
等眾人坐定。轟然一聲,見朱子龍帶隊幾百位冊封的一品夫人出來。
所有人都是站起來,大聲道:“為王爺賀!”
數千近萬人齊齊聲響如雷,當真是氣勢驚人。朱子龍走過來,緩緩舉杯,喝道:“同賀!”
……
按計劃,萬桌宴會流水席一擺就是半個月的時間。
除開第一天是官員和鉅商前來外,其它後面的日子,則是百姓隨意,皆可參加。
當然,之後朱子龍是不會來坐陪的。
盛大的宴會,讓眾人津津樂道。不時有官員和將軍,以及鉅商,過來惶恐不安的向主桌上的朱子龍,進行恭賀和送上祝福。
能到朱子龍回意點頭算是回覆的人,莫不感到極大的光榮
。
就在以山東為首的地方,為朱子龍本體慶祝的時候。
不知何時何日,在南京和其它省份。突然,有流言傳出。
流言中,將朱子龍本體這個一字並肩王,捧到了天上。似乎除了他,別的武將都不值一提,只有朱家軍才是王者必勝之師。
放眼國朝幾百年,論打仗能力,似乎只有太祖高皇帝可以相提之朱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