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場的荷蘭人官員。
以三十票投降,五票反對,二十票棄權,十人保留意見中立,透過了投降意案。
嗯,這奇葩的民x主。
會後,他們也安排了一名使者,準備過去商談一下。<的是為了錢,不然誰拼命?
所以說,他們讓使者過去,問一下朱子龍,大概潛臺詞就是。這位爺,我們投降可以,但是個人財產可以保留嗎?
相信只要能得到朱子龍同意這個的說法,他們立馬就全飛奔的過去投降。
只於,什麼荷蘭子民,呵呵,我們管你去死。
經過大明一天一夜的炮轟,只要能留下財物,這裡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會介意投降失去尊嚴的。那玩意兒能值多少錢一公斤?
只要錢能帶走,節操什麼的,碎了也就碎了。
這些年以來,但凡在這裡做事或經商的荷蘭官員或商人,哪個不是積累的財富。足夠他在歐洲過奢侈的生活到死?
當然,這會兒投降的話,回國是不好回了。
不過沒事,只要錢還在。那怕那個大明的四海國公要分一筆錢走人,殘存的也足夠換個國家,安樂到死,專心養老了。
僅如此,後路有,錢財有,死人的事,大家都選擇了投降,也就那樣了。
就在城內的荷蘭人節操急降的,商議投降一事的時候,海上等訊息的朱子龍也沒有閒著。
手下的人,該做什麼,自然有一套規則。這些年,海軍打戰少,但也天天出操。和大明的水師比起來,簡直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
花鉅款養著,這點都做不到,那士兵們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之前,讓東方木所謂的最後通牒,其實就是想嚇唬一下對手。也沒想著荷蘭人,會立刻就投降。
熱遮蘭那邊按歷史來講,都要拖上大半年才投降呢。
巴達維亞才是荷蘭人在大明周邊的核心城市所在,不管是人口,還是規模,還是其它的什麼,都是臺灣那邊的幾倍,甚至於十幾倍。
這麼大的城市和人數,荷蘭人要是不反抗一二個月再說,似乎也說不過去吧?
習慣了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成果,類似商人的作戰方式的朱子龍,不得不說,行事方針大有和後世的美帝類似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