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明面上無法和皇帝,以及溫體仁硬來對上,於是,就把念頭打到了報紙的上面。畢竟這是禮部分管的!
報紙威力之大,在看過大明週報最近一年來的表現之後,皆是有目共睹的。君臣對時報每期必看,但各人也越不滿,只是禁難。
報紙的威力,朝中上下又深有體會,最後想來想去,軍國重器,不如我們禮部也好好的精辦一下?
最近江南一干富商在醞釀開辦報紙,欲稱之為江南時報。
宛如後世的,地方報社,紛紛如雨後春x般冒出來。沒理由中樞要落於後人!
南京內閣諸臣,拿出的理由充足,自己開辦報紙也很有優勢。畢竟是中央,控制著全國各地,大義在手,理所應當。
君不見,連大明週報每期的內容,也有三分之一都經常要來抄自己的邸報?
所以,這會兒。
內閣關於開設大明皇報的議題,已經鄭重擺到皇帝案頭。
同時,他們這開頭一期,想的名號就是,想要名正朝廷的中樞所在。
當然了,估計也有暗示如今國情。臣強主弱,又豈是君臣之道?
今兒個早朝!
就是潛臺詞,關於山海關的國戰,捷報如何封賞的問題。
以前是遷都新立,百事皆忙,如果國事安營紮寨,這事自然就不能就此當做沒有發生,寒了將士之心。
儘管同朝為臣,但溫體仁和一些人,其實並不喜歡朱子龍。
當然,也沒幾個人會喜歡朱子龍,只要你是明朝原生態的官員或者讀書人之類的。
原本在他們想來,皇帝叢忙間遷都,李自成大皮首都。天災湧現,流民大起,前線後勤吃緊,人心慌亂。事必朱子龍上一次山海關大戰,要麼大敗,要麼定然深陷泥潭。
若事如此,事後朱子龍再怎麼樣,損失慘重之後,也只能當個最多類似戚繼光一樣的人物。
介時君臣相得,一起中興大明,中樞仍然以文臣為主。
也是一樁美談!
然而事情的走向,讓他們大掉眼鏡,朱子龍又大勝了。而且還是一勝,現在連海外都控制在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