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東瀛那邊如火如荼之時!
立冬這日,新京師,南京紫禁城,新老司機宮殿內。
“臣,孫傳庭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宮殿內,百官面前,孫傳庭因時局太亂,交通不便,多次尋他無果,此次終得旨意召到南京。
良久,上方傳來天啟帝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略微疲憊的聲音:“朕欲大破殘部流賊和東奴,你可需要多少兵馬?”
聽到皇帝的重用之言,孫傳庭猛地抬起頭。
多年的進事經歷,讓他雙目中,原先那種掩飾不住的驕人銳氣,似乎深深內斂潛藏,也越發的成熟。
他想了想,高聲回答道:“欲破流賊,非有精兵三到五萬,糧餉數百萬不可!”
若是數年前,別說糧餉數百萬,就是數十萬,國家也拿不出來。
不過,最近幾年不一樣了。
除開皇帝和朱子龍的節操不談,先是接收了李自成在京城億兩財富和糧草。然後,按計劃,又借豪格之手,血洗了江南東林黨和各大地主的財富。
所謂酒壯英雄膽,而這錢嘛,自然也壯了皇帝的膽。
只要能安全的搞定問題,能花錢解決的事兒,能算是事嗎?
於是,對於老孫的要求,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大手一揮,不但要錢給錢,還是足額髮放。還提升其為大都督,統戰一方。
給了錢和官,打發走老孫。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依照參謀團隊打下手,一連幾天,親自出馬,又設計出了國立銀行和官員俸祿提高計劃。
此時的日分。
天空中裹著小雪,時緊時慢落下。
南京文化宮殿的屋簷上,一片潔白。屋內溫暖,炭火燒得通紅,精緻的火鍋沸滾著,騰騰冒著熱氣,旁邊銅架上還溫著小酒。
裹著皮裘外套的溫體仁,和其它新內閣大臣們心情都很不錯。
猶其是看著皇帝的中旨計劃書上,寫到提高官員工資,以及明細表上的內容時,時而點評幾句,非常愜意。
不能不開心呀,多少年了。從明朝開國至今幾百年了,大明官員的正式工資從來就沒有上調過。
明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經感嘆“自古百官俸祿之薄,未有如此者”。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朱元璋頒佈了一份反腐教材,叫做《醒貪簡要錄》。這份教材詳細記載了朱元璋制定官吏工資標準的理論依據。
明代正一品官員的俸祿是,每月支米57石。明代的一石米大約是現在的155市斤,按現在一斤米值2元錢算,年薪大概是20多萬元左右。
在明代,正一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總理副總理一級,一個大國總理,年薪20多萬元不能算高。
放在後世的21世紀,你試想一下,國家總理一年的收入才20多萬,還不如一個修理技工,這t的算怎麼回事?
連國家總理都只有20多萬元一年收入,可想而知,當時明朝的縣令,知府呀,什麼的,收入有多少的喜人。簡直可以用,不堪入目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要知道,在中國當官和經商,基本上都是要依靠人脈和關係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