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的封建王朝時代,上位者長期都陷入“防民甚於防備寇”的怪圈。
朝廷宣稱“俠以武犯禁”,收繳民間兵器。哪怕過了幾千年也還是如此!
雖然帝王的統治因此得到了暫時的穩固,卻使得百姓羸弱,疏於訓練。一但有外敵來入侵,比如說後金,蒙古人,什麼的。便如狼逐羊,完全沒有幾分反抗的能力!
而明朝時的江南之地,在全中國範圍內也是以文弱著稱的,本地民兵的戰鬥力自然更加可悲。甚至於,可以說,光是為了彈壓上海當地的不法分子,就已經讓徐光啟焦頭爛額了。
徐光啟的名望和影響力,充其量也就是能夠震懾住,上海一個縣而已。甚至連整個松江府,都無法完全掌握。
如果豪格的殘部,真的來攻上海,可以說上海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除了上述這些麻煩之外,徐光啟很快還發現他必須面對,一個更可怕的難題:饑荒和天災!
因為外路給中斷了,而大明水師現在也在轉戰他省。
保守估計,松江府存糧在一個月內就將全部告罄。也許不等豪格打過來,一場由饑荒導致的全面民變和軍隊內訌,就能讓上海全面崩潰。
於是,大膽的徐光啟很快,就做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也讓豪格難以置信的決定。
放棄上海,帶隊所有百姓,向山東方向流動,主動成為難民。
當然,帶之前把所有糧食都帶走。
於是,打過來的豪格,無語的發現,自己在上海什麼都不能搶到。
而暴露目標的結果,很快就是後面必然會有朱家軍計程車兵,跟過來。萬難之時,他把目光放在上海碼頭的那些個,漁船上。
幸好,這些船並沒有給燒掉。
後金人不善水戰和駕船,但是生死之時,活人能讓尿逼死嗎?
幾天後,當馬小三也衝到上海的時候,驚訝的從當地倖存者的嘴裡,得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豪格那一萬多人,坐上了上海碼頭上,所有的漁船,向日本進發了。
“麻了個巴子,都是業餘水手。也膽敢渡海去東瀛,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馬小三聳聳肩,輕輕的自語:“估計他們只少一半人,得死在渡海的半路上。算了,先回報師傅去吧。過些日子,我們的海軍去東瀛玩玩!”
陽春三月,鶯長。又是新一年!
成千上萬灰頭土臉、衣衫襤褸的戰爭難民,卻陸續從地平線上相繼出現。
在上海去山東省的這一路,所到之見所有的城市,都變得冷清了很多。因為作為消費主力的縉紳士子,基本上都舉家潛逃了。
曾經被豪客一擲千金買笑的青樓名妓,也被迫相繼降了身價,或者贖身從良。
當然,相比起其它省份內,生不如死,吃飯都不能保證的模樣。和山東省不遠的各省份,以及運河幾省,只少百姓還能有口吃的。
也免於了戰亂之苦!
朱子龍是開掛了,但是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時間跨度你不可能一點都不要啊!
有些事,開掛了也沒用,還得慢慢來。
你不可能一天之內,就把控制區裡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到新中國的水平,哪怕是剛立國時期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