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將休走!”
朱子龍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數十清將撥馬繞河而走。
仍,朱子龍座下白虎速度極快,趕上諸賊,腦後一刀,揮去。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倒拖雉尾,飛走四蹄輕。金環搖動,飄飄玉蟒撒朱纓。
再回首,眾清將已是人首分離!
古語有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今,朱子龍,龍中子龍,虎中白虎也!
看到自己如此無敵,朱子龍不由的想起,自己在膝上型電腦上看到的古代武將對殺的相關記錄。
曾經有個笑話,說的是明朝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遼東鐵騎,那時候日軍中有個將領,讀三國演義發了瘋。
他非常崇拜三國中單挑的武將們,跳出來大喊:“誰和我‘一騎打’”,明軍以為他神經病,一頓火槍把他打成了篩子。
“一騎打”也叫做單挑,就是單打獨鬥。
看來三國演義害人不淺啊,讀古代演義小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武將單挑”。兩軍交戰之際,士兵排好陣型。
雙方的將領,乘白馬或紅馬,持長槍或大刀。著銀盔或金甲,縱馬出列,奔至最危險的第一線,高聲喝道:“爾等鼠輩,誰敢出陣與吾交鋒?”
這時,對方的陣營裡,既不用亂箭射他,也不用群起毆他,竟然也是一樣,閃出一員驍將,奔至最危險的第一線,高聲喝道:“汝是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吾槍下不死無名之輩!”
接著,就是兩個人的單挑。
單挑的結果:不一合,或三五合,或數十合,一方將領被挑下馬來。而士兵們也不做任何反撲,就立即拱手認輸,於是,戰爭結束。
其實,亞根中國古代的時候,從來就沒有過武將大戰的時候,純粹的一對一肉拼的比武。
在歷史上的戰鬥中,武將單挑的事情還是有的,只不過沒有小說中那樣戲劇化。
一般都是亂軍大戰,大家一起上。
在戰鬥中,將對將的時候也有,但一般大部分時候。將軍僅要一邊殺小兵,還要和對方的將軍對拼,同時還要防止自己中了黑槍。
所以,這是一個高危險的技術活。得看臉!
姚雪垠曾對單打單挑的說法批評過,寫過二句詩“陣前苦鬥獬豸將,旗下旁觀草木兵”!
三國時期,主要是步騎兵作戰的年代,衝鋒陷陣的是士兵和下級軍官,主將處於保護地位。當然了,有時為了攻堅挫銳,主將也要親冒矢石,以激勵士卒計程車氣。
比如孫氏三代就有這個傳統,但很少造成兩方主將百分百,空白區域對打的局面。
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當戰爭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武器越來越先進的時候,將整個戰爭的勝負繫於,主將一人之身的做法,就是非常危險與愚蠢的了。
那種雄性的號召“跟我上!”
也最終演變成了冷酷的命令“給我上!”
就像朱子龍現在,當了幾年的大將了,但很少有像現在這種一夫當前,帶隊衝鋒的時候。
此時此刻!
朱子龍在敵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莽古爾泰極其倒黴的成為了刀下之魂。唉,又一個野豬皮的兒子,成為了刀下亡魂。再這麼下去,就要死光了!
當最後,朱子龍的一萬多騎兵終於跟上了,代善和多爾袞的大部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