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流言中,李自成進京後,遲遲沒有稱帝。是有原因的!
野史傳聞是說,篡竊之輩賊目不可開,李賊一到大殿,不是殿搖,就是地陷。
雖然三六九日頻繁朝集,卻遲遲未敢稱帝!
其實說穿了,李自成就是一個下層人民無以聊生,所以造反,你知道的。封建時代對造反是個什麼態度,你造了反,你只有造反到底,給招安了往往都沒好結果,遑論其他。
所以,他本不是什麼陳涉式的雄心大志,說穿了打到哪裡算哪裡,最理想是做一個陝西王。
但是,因此說,他佔了北京城也不做皇帝,的確弔詭。
李自成喜歡破壞一堆,自己很不喜歡的舊規矩,卻沒有辦法建立起新規。他不想向老百姓徵糧,可是他的軍隊要吃飯,政府運作需要財政收入,從哪裡來?
正路被他的小農意識認為是剝削,不合理,只好走搶財主的路。一路打仗下來,這一招還是很靈的,老百姓歡天喜地,闖王來了不納糧,得民心。
但是有了安穩的政權,就不對頭了。搶財主,搶光了就光了,還能怎樣呢?
現在,在京城殺貪官,賺了價值一二億的財產和糧草。
老實說,帶著這麼大一筆錢回老家,的確夠他吃的了。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
這筆錢,他一個拿不走的,也分不了多少。而且,手下們似乎也失控了,凡事皆眾共謀之!
也就是說,李自成雖佔京師,卻沒有皇帝那樣的威權與威望。就算現在,他勉強稱帝了,其實也就是一個稱號,反而更讓他的小弟們,與他離心離德,兄弟之情日漸生分。
畢竟,別人會心想。
麻的,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憑什麼你當皇帝?我們天天要向你下跪,請安問好?
好吧,實在不行。你當就當吧,那麼先說好了。皇帝你來當,錢和女人應該歸我們。
李自成此時此刻,處景頗為類似當年華盛頓,在美國初期開國時的模樣。
他為老大,但其實各家各隊頭領,不論兵多兵少,大小一律平等。類似搞出一個武林盟主,但卻不能真正的,凌駕於各派之上!
自從拷掠無辜,鬧得人怨鼎沸時,李自成也曾稍加勸說劉宗敏。
結果,劉宗敏竟回答道:“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
他一個劉宗敏,為什麼直白的說這話。其實很簡單,就是下面的小弟,大部分都是這個心思。甚至於,漸漸的因為在劉宗敏這裡分錢多,大家開始向老二靠攏了。
另外,手下武將一心只想發財,目光短視不要緊。尼麻,連李自成手下的文官們,也是極其目光短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