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那裡想了想,很顯然,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的天子之位固然毋庸置疑,但南京城本身也是正統的一個象徵……那些地方實權派到底會倒向哪一邊,真的是讓人難以預料。
不過,沒關係,你們鬧吧。
都跳出來,以後我也就有理由收拾你們了。造反可是大罪,要殺九族的!
老子的一億個手榴彈,已經飢餓難耐了!
嗯,這裡就距離來講,距離洛陽和距離南京相比,顯然距離洛陽更近一些。
麻的,要不要出兵順路,打一下福王,那個大胖子白吃呢?
想到這,於是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就把這個想法,對盧象升和溫體仁說了出來。
盧象升和溫體仁等流亡朝廷的幾位重臣,聽了朱子龍的話,一個個目瞪口呆。
“……陛下!請三思啊!雖然福王似有不軌自立之意,但洛陽官府並未與其同流合汙。反而只是稍有察覺,就派人前來報告,加上他並沒有像南京這裡一樣,立刻自立,現在還是可查之數。所以朝廷也只需小懲大誡一番即可,完全不必處置的如此酷烈啊!”
溫體仁也說道:“回皇上,福王再怎麼說也是陛下的親叔叔,如此不教而誅,只恐天下人會有所非議……而且,我等還在路上,若是事多,讓李賊所部前來,到時候麻煩就大了。”
“陛下,如今京師淪陷敵手,南京諸臣擁立偽帝。我等正是需要施恩四方、鎮之以靜的時候。就算要狠下辣手,也最多隻向南京偽帝下手僅可!”眾官勸道。
眾官員一陣七嘴八舌之下,朱子龍也感覺很有道理,於是準備繼續向南京前進。
此時此刻,當大明其它地方,飽受戰亂之苦。
兵戈蜂起、民不聊生之際,位於江南的金陵古都南京附近。卻依然在富庶與繁華之中,歌舞不休。
南京這裡,大明帝國按著北京的六部九卿,同樣又搭了一套班子,是以被稱為“留都”或陪都!
加之有長江和運河之利,南京應天府既是明代江南的最高政治中心,也是當時全天下聞名的經濟中心之一。有天險,有水師,天災影響最小,經濟發展最強,這些的這些,就是江南東林黨人的底氣所在!
南京城池,論規模甚至還在北京之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是人類祖先生活的發源地之一!
元代時改為集慶路,城內設有東、西織染局,組織絲織品大量生產,專業工匠有6000多戶,南京雲錦成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為江南地區紡織業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
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攻佔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
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
1430年,鄭和從南京龍江關今下關)啟航,率領二萬七千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開始第七次遠航。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