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正德朝的超級權閹劉瑾,有“立皇帝”之稱,權焰熏天,百官拜見他,至少得送一千兩白銀。
劉瑾事敗後被抄家,籍沒之數為“大玉帶八十束,黃金二百五十萬兩,銀五千萬餘兩,他珍寶無算”。
正德朝的金銀匯率大致為1:6,250萬兩黃金約可兌換成1500萬兩白銀,劉瑾的財產以白銀計算,當在6500萬兩以上。
6500萬兩銀子,值多少元人民幣呢?
按大米的購買力折算,當時的米價為每石400文錢左右(約0.4兩銀)。6500萬兩白銀可以購置1.6億石大米。明代的一石米約,等於今天的150斤,我們以每公斤米4元人民幣計算,可知:
一石大米=0.4兩銀=150斤=600元(適用於明代中期)!
也就是說,劉瑾貪汙的財產如果放到今天,應該有960億元人民幣左右,真是一個駭人的天文數字。
明萬曆年間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有4.8石米,劉瑾時代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會更低。
即使以4.8石米計算,劉瑾的財富也是當時,人均國民收入的3000萬倍。一名明代平民,得幹滿3000萬年的活,而且不吃不喝,才可能積下相當於劉瑾的財富。
前提是,不算劉瑾財產的利息。
顯然,東林黨人個別人,是無論無何也達不到劉瑾這樣的高度的。除非大明所有東林黨人的財產一起來算,估計才有可能。
也難怪,陳演會嚇暈。
劉宗敏想在他一個人身上,問出這麼多銀子來,要了他的老命也不可能。
綜觀中國歷史上,若是有什麼人,貪汙的銀子和劉瑾不相上下的話。
大概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宋朝的秦檜同志,另一個是清朝的和紳同志。
秦檜的職務:南宋宰相財產:“貪墨無厭”,“其家富於左藏數倍”。以購買力折算成人民幣:176億元左右。
秦檜家產是左藏庫的數倍,但李心傳沒有交待是多少倍,我們取中位數,就當是5倍。這麼算下來,秦檜的財產大概有6000萬貫。
南宋初期的6000萬貫,如果換成人民幣,大約有多少錢呢?
宋高宗時期的米價,大致是每石1000~2000文錢,我們取中位數,按每石1500文(1.5貫)計算。宋代的一石米約等於今天的110市斤,而今天商場中一斤普通的大米,一般要公斤4元左右。
由此我們可以列出一條等式:一石大米=1500文=110斤=440元(只適用於南宋前期)!
秦檜的6000萬貫錢,大概可以購買4000萬石左右的大米。根據上面等式,可估算出秦檜的財產,約有176億元人民幣左右。
顯然,他在三個鉅貪中,只能排名第三。
再來看和紳同志!
他是清朝領班軍機大臣,按《和珅犯罪全案檔》收錄的抄家清單。
和珅家產已估價,部分為2億多兩銀(包括金銀、人參、綢緞、玉器庫、當鋪、古玩鋪、田地等),而和家的房屋花園、珍寶古玩等則沒有估價,不計在內。
和珅時代的2億多兩銀子,放在今天值多少錢呢?
乾隆—嘉慶年間的米價,大約為每石1000~1600文,我們取中位數,按每石1300文錢(1.3兩銀)計算。而清代的一石米約等於,今天的150斤,今天一斤普通的大米公斤約4塊錢,於是可列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