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有皇帝分身> 第877章 清君側?軍令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77章 清君側?軍令狀? (1 / 2)

不同於士兵們的單純,朱家軍的威勢,讓各舊將無不心中和臉上齊齊變色。

閱兵結束後,皇后直接在龍軍賬內接見了各位大臣,就最後的一些問題,進行最後討論。

命不久已的楊嗣昌,是堅定的攘外必先安內的計劃制定者。那怕是面對這種後金大決戰的時刻,也認為還是要以城守京師和門戶關城,以守為主。

他認為,山海關東距瀋陽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險赫,南渤海濤濤。形勢險要,又有萬里長城把山、海、關連成一體,如虎踞龍盤,控制海陸咽喉。

故素有“兩京鎖鈅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

看似山海關之後,大明無險可守,但是卻也可以據守多個要地城池,加上京師堅守,打斷後金的糧道和後路,形成多點壓力。

只餘已方糧道壓力,則可以用朱家軍的熱氣球運輸。

事實上,楊嗣昌在二三年以前,知道朱子龍的熱氣球特種部隊之後,可能就有這麼個計劃打算了。

說明這個人能力和思想還是有的,能跟的上一些新事物的變化和出現。

除了黨爭過於上心外,倒也算是個能人。

當然,也有一些官員主張,可打個好的開頭,然後就主和。

當輪到盧象升發言時,他站起來一拱手答:“臣主平原開戰。”

剎那間,楊嗣昌對盧象升的態度很不爽,因為這是跟他的策略相悖的觀點。盧象升的正面形象,反襯了他主張守城,放棄部分百姓的醜陋。

等到馬小三代表朱家軍要開口時,傳令兵送過來的一個檔案,讓他大喜。

原來,朱子龍回來了,在透過錦衣衛和信鴿瞭解情況後,立刻上了個檔案和奏摺過來。

這份奏摺馬上傳到了皇后的手中,大體意思是:“臣已經下令朝鮮分軍集結,轉敵之後以襲之。另山東鄉勇和組織民軍,將與月後匯合大軍直搗黃龍。

臣聞京師有言為招撫大計,求奴議和者,以及守城棄百姓者。此輩居於廟堂,上不能為君父分憂,下不能安撫黎民。為不忠!不義!無能!無恥!臣請誅此獠!以勵三軍拼死殺敵。”

楊嗣昌分分鐘感覺自己給朱子龍打臉了,而盧象升在傳看完朱子龍的奏摺後,露出欣慰的表情道:“吾道不孤也,國公大義!”

這話說的楊嗣昌的臉更黑了,卻又無法,誰讓朱子龍現在權傾朝野呢!

楊嗣昌還有一點無法理解,盧象升明明是東林黨人,為什麼一向不喜歡東林黨人的朱四海,會容忍這樣的一個人身局高位?

而不動他?

這裡面自然有各種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朱子龍認為老盧是身在東林,心卻在明的人。

不像有些人,是為了黨爭而爭,全然不管國家的死活。

皇后這會自然是心裡傾向於主戰了,不過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朱家軍再能打,現在也是分散用兵呀,這都要拉山東的民兵上戰場了,心裡總有些不安。

於是,再次詢問楊嗣昌和陳新甲:“二位愛卿,朱家軍北上奴巢,側援宣府等邊關,後軍以朝鮮為突襲,民軍前來匯合,二位以為勝敗如何?”

當然,習慣以皇帝的思維開始想事情的皇后,其實還有別的擔心。只是不好說而已!

楊嗣昌想想自己沒幾年好活了,加上朱子龍明顯在針對自己,一發狠回道:“娘娘,既然朱四海如此信心十足,可讓他立下軍令狀。不破奴巢和流賊大軍,斬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