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的年代,中原各地都是“人口過剩”、民不聊生,各地的官員和地主,都視人口是負擔。
到處都是逃荒的饑民。很顯然,衰朽殘暴的明朝官府,根本沒有辦法應對這樣的饑荒,只能緊守住城池,靜等時間解決問題!
而這種解決問題的過程,無非是等窮人餓死了事。
除了少數財政寬裕的盛世之外,按照傳統儒家官員的理念,當籌措不到足夠的賑濟糧食之時,解決災荒的最快捷策略就是,短時間內劇烈的人口消亡。
呵呵,那怕是所謂的聖君在朝時,也是一樣。
所以,在古代時,老百姓真是命不如一匹馬,甚至於連狗都不如。
明末官府表現出來的情況,已經不僅是無能而已,而是到了徹底無視的地步。
他們可以無能,但是朱子龍不能無能,因為這也是他的大明。
流民不會安心餓死,而是會竭盡一切能力搞東西吃,或者逃亡到能夠吃上飯的地方。你不管他們,他們就會造反。你管他們,他們就將仍然是最佳的良民!
一路上,朱子龍視流民和難民是重要資源的態度,讓當地視人口是麻煩的官員和地主們,十分歡迎。
那怕是沒能和朱家軍對上,知道朱子龍的封地上,無限制的收購大量人口,明碼標價後。
這些人,回到家就眼珠子一轉,動起了賺人口錢的心思。
於是,很快,朱子龍的各大封地上,無數全國各地的官員和地主們,就開著車隊和馬隊,以欺騙和強行的各種方法,運送人口過來了。
而得到了朱子龍命令的各封地內,朱子龍的小弟軍官們,都是依此事而做準備。
每當有難民運來,就會按男女老少的區別,算人頭給錢。
然後,提供給難民堅硬幹糧餅,加水之後煮成的糊糊。這種食物是蝗蟲加麵粉做成的,也有是現代那邊的軍用壓縮餅乾做成的。
嗯,可能有部分過期了,當然吃不死人,哈!
這些東西味道太差,難以下嚥。但是能填飽肚子,這就夠了!
接下來的就是,封地裡的各朱家軍後勤部人員和新兵們,會要求這些難民們進行“淨化”:先剃頭、再洗澡、接下來是發新衣服,然後是體檢和吃打蟲藥,有條件的話還要接種疫苗……當然一般女人優先)!
再接下來,朱家軍計程車兵又給難民們發放了睡覺的毯子殘次品)、喝水的杯子批發現代貨)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並且呵斥著他們就地露營,自己打造木房屋住。附近森林裡有許多樹)!
到了這一步,基本上每個難民都安下心來了。
畢竟,朱家軍給自己發了那麼多東西,肯定不會讓自己再餓死凍死,所以也就更加聽話了。
在此期間,大量的連雲港的護士團和女兵團,以及紅娘子帶的隊伍,都過來幫忙。
這些難民將視情況,或者在營地裡進行若干天的紀律訓練,或者直接被押送到後方遼東地區,在途中進行再教育。也有些人會進入山東!
如此輪迴往復,彷彿從來沒有休止……
依靠這種方法,依靠強有力的後勤,朱家軍各封地在一個月之內,就處理了一百萬的難民。
當然,相對比近億人口的大明,這只是杯水車薪,還有待加強速度。
你以為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