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汝州城外的地帶突然喧鬧起來。
原來,陳永福前鋒營主動要求出其不意,將其騎兵全部出動,李紫籠也安排朱家軍的騎兵,做為側翼來回支援。
闖軍方面出動近兩三萬人,雙方列陣以待。
闖軍的佈置,還是老樣子,飢兵在外,接著是步卒,再是馬軍,再是驍騎,最後是老營。
陳永福的兵馬除了家丁有兜鍪與罩甲,還有馬匹外,餘者軍士裝備很差,但是士氣不錯,估計這也是他們膽敢出戰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對面的流賊們準備更差。
手持大刀者都很少,大部分都是拿撿來的木棍,甚至於還有不少人是赤手空拳。
嗯,這樣子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殺!”
隨著陳永福的一聲令下,他的軍隊開始衝鋒陷陣。
很快,雙方先是弓箭與三眼銃好一番對射,隨後是大刀長矛對戰,殺得難分難解。
官兵與流寇的區別,此時盡現。
別看流賊先鋒有近萬人,不過在這兩三千官兵的攻擊下,還是紛紛不敵,向陣的兩旁或是後面潰敗而去。不過,闖軍內有大量裹脅的飢軍,有充足可供消耗的炮灰,數量上佔了極大優勢。
見戰場形勢,陳永福對江海道:“將軍,左側之敵,便有勞貴部了。”
江海拱手回應,笑之。
下一分鐘,他領自己所部騎兵,滾滾向雙側衝來的闖軍“馬隊”衝去。進行攔截作戰!
朱家軍馬匹裝備精良,席捲而來的氣勢勢不可擋。闖軍的馬隊哪敢直接對撞,紛紛陣形大亂,或分開。
這一次雙方的試探性對戰,最後,以大明軍隊的勝利而結束。
陳永福的兒子陳德殺退了敵人馬隊,滿面血汙回來,還奪得了旗幟一杆。一拱手道:“父親,孩兒幸不辱命,得勝歸來。斬敵千人左右!”
陳永福非常欣慰,看著兒子連連點頭。他中年失妻,只有獨子,又是當媽女是當爹的,心中對兒子極為寵愛。而兒子也爭氣,不是溫室裡的花朵,有大將之未來風範,讓他一向很為此而自豪。
李紫籠等人也在邊上,說道:“虎父無犬子,陳德兄弟真是好樣的。”
陳永福心中歡喜無比,但是嘴上卻客氣的說道:“將軍莫要讚譽太過了,犬子要走的路還長,還長。”
此戰,陳永福部下約傷亡五百多人,所以,嚴格來講,也不算是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