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裡,大明的朝堂上亦然還是熱鬧無比。
滿桂和袁崇煥差不多是天天送來奏章打嘴仗,不僅彼此指責對方貽誤軍機,導致朝鮮淪陷,還把以前的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都扯了出來。
語氣一個比一個兇狠,罵的話一個比一個難聽,很是讓人懷疑,這兩個傢伙下次如果見面的話,會不會當場就挽起袖子打起來?
他們吵成這樣,大明朝廷當然不能置之不理,絕大部分的官員都傾向於把他兩再次分開遠一點。
一部分官員還建議同時處置這兩人的失職之罪,讓他們一起背起朝鮮淪陷的責任。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自然不會同意這樣的坑爹意見!
他藉口辦案欽差已經出,待到有了結果再做決斷,總算是把這股風頭給壓了下去!
幾天後。
到了山海關的劉若宰,給滿桂揪著衣領咆哮,逼著劉若宰一定要查出有人瞞報軍情的罪行鐵證!
而在袁崇煥那邊,他賭咒誓說自己沒有收到過一次求援信,還拉了人證出來。
幸好,劉若宰也不是擅與低能之輩,為了調查事情真相,加上皇帝來之前再加交代於他。於是,沒多久,他就深入軍中,逐個盤問前段時間負責海面巡邏的明軍士兵,向他們瞭解情況。
只可惜每一個士兵都賭咒誓,說三道四亂七八糟的,似乎早有準備。
一來二去,案子辦到這個地步,就算朱子龍親自出馬來了。只怕也未必查得出真相!
劉若宰也只能把自己查到的結果上報朝廷,請朝廷做出決斷。
朱子龍只能是把滿桂和袁崇煥,雙雙罰俸半年暫時了事!
這期間,唯一的好訊息時,朝鮮國王儘管投降了,卻沒有成為後金的俘虜。又悄悄的發來國書,向大明朝廷說明了自己被迫投降的苦衷,說自己是身在奴營心在明。
強烈表示只要一有機會,朝鮮就會義無返顧的重新回到大明懷抱。
稍感安慰的朱子龍自然沒有就此罷手,就算不能借此機會,全面的了結了袁崇煥。卻也是打算再噁心他一把!
於是,在他的暗示下,以黃立極為首的諸多官員開始上奏摺。
彈劾遼東巡撫袁崇煥涉嫌貪汙軍餉,吃空額喝兵血。和利用高臺堡馬市之便,涉嫌資敵之罪。以及一些不大不小的罪名!
於是,借這把火,朱子龍下旨讓袁崇煥回京述職。
他要是怕死不回來,那就是欺君之罪,可以殺頭的。而一但他回來,朱子龍也能借查案證實之名,把他扣下個一年半載。然後趁此機會,在邊關安插下新的主事人,慢慢接管他的地盤。
朱子龍這招實在是陽謀之極,只要袁崇煥還不想直接造反,就是老實聽話一陣子。
只是,朱子龍顯然太小看了袁崇煥的無恥的奸滑了,這貨競然提前聽到風聲,聖旨還沒到邊關,就稱病掛職說要休養了。
看起來似乎是讓他去權了,但他卻是生病仍然在原地休養,也不用回京!
然後這還沒完,邊關八百里加急突然來情報。
說什麼,寧遠軍隊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