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始終只是明面上漂亮好看的數字罷了。
實際情況卻是,朝庭和掌握了工資的文官們,貪汙成風。對下面計程車兵工資發放,大打折扣。
幾個月發一次工資都是常事,最多的時候可能一年都不發一次工資。
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那個啥,你不發工資,我們就鬧,把事鬧大。
在原來的歷史上,皇帝對下面發生這種事的處理方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把士兵們看不順眼的文官斬首。安撫軍隊,所以久而久之,大明的軍隊,自己鬧餉和做亂,然後等待招安,就成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常發事件了。
總結為,相互之間,相互作死,害人害已。
這次的李九成所部事件,大概也是如此。
僅然知道去支援大淩河是必死之事,平時上面對自己這些人也不公,還不如做亂了。
估計這些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造反還能招安,你死了能有個啥,以後招安了,這事就揭過去了。
當然,李九成到底是見過些世面的人。
做亂前,還給自己等人安了個說的過去的理由。還搞了個誓師發言!
此時,已經殺了監軍的他們集合在一處,李九成上臺振臂一揮,道:“兄弟們,咱們都是東江鎮出來的老人了,自從毛帥死了,這一年來,在山東處處被人欺負。今天,老子不忍了,先殺光這些瞧不起我們的狗才再說。大家跟我一起走,你我共富貴,若你不願,老子便先殺了你。”
好吧,這話說的夠可以的。
不同意,就殺誰。也是讓人感覺醉了!
然而,此時站在他這一邊的人馬,佔了這部軍隊的70,其它人還能有啥想法?
只得是跟著一起幹了!
當然了,這支軍隊計程車兵們,自然也知道得罪文官的結果,沒人願意再去大淩河送死,就憑現在計程車氣,到不了山海關人就跑光了。
左右是個死,還不如做亂了。
不久後!
山東吳橋縣外濃煙沖天,無數遼兵在城外的街巷穿行,身上揹著大包小包的物品,一些房屋中傳出女子大聲的尖叫。
李九城所部開始搶錢,搶糧,搶女人了。
從遼東淪陷開始憋屈了快一年的遼兵,帶著怒火洶湧而出,在李九成的帶隊下,將吳橋城外能找到的一切東西搶劫一空。吳橋城內外和附近城鎮,紛紛迅速化為人間地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吳橋縣城沒有任何防備,城頭上只有少量戰戰兢兢的民勇,在近亂軍面前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