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龍手下的小弟們,大部分實行的是分田分地分紅的制度。
這種制度,對幾千年來以田地為命根子的明朝人來說,是可以將這些軍士的心勞勞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依大明的情況,只要朱子龍還在,這些軍士們就可以在他的護佑下保住他們家的田地。
哪怕,他們不是讀書人,也能一併享受低稅收的福利制度,以及高產祥瑞高產種子的各種好處。不受官府衛所苛捐雜稅的騷擾!
這種制度,可以讓朱子龍花費極少的費用便養活一大票的人馬。
不需要給軍士們糧餉,只需操練時讓將士們吃飽便可。軍士們家中分下田地,農忙時各兵回家幹活,也可以吃自己的。
這種類似朱元璋開國時的做法,朱子龍當然要照學之。
為了提高軍士們的作戰能力,朱子龍還採用了繳獲賞賜制,更提高了軍士們的作戰積極性。鍛鍊了他們的戰鬥能力,繳獲來的物資賞下不需要費朱子龍的糧錢,自己也有所得,等於是慷他人之慨。
加上各種現代物品,實在是物美價x,好收買人心,這管理的自然就得心應手!
這一系列的運作,使朱子龍在此地的威望越來越高。可以說就算有些個別的軍官們別有居心,下面的軍士們也不可能跟他們走。
因為,這和朱子龍與山東商人們做生意一樣,士兵們和朱子龍己經形成了一個密切的利益集團。
“傳命下去,這十臺東方紅拖拉機鐵牛流馬,以後就歸一號軍營使用了。安排一些機靈點的人過來,我手把手的教會他們如何開拖拉機。”
突,突,突的聲音傳過來,朱子龍開著一個東方紅老式拖拉機過來了。
眾士兵們眼睛大亮,對於這個幾天前看過的所謂鐵牛流馬,他們個個都是心動,猶其是聽說這東西,一個頂近百個牛的力氣,可以“耕地不用牛”!
朱子龍在眾將士們激動的眼神中,帶領先一隊比較聰明計程車兵。
他親自出馬演練如何開動東方紅拖拉機!
車輛長壽的秘訣就是油、水、氣、車時刻保持潔淨。以及“六慢”,即停車慢、起步慢、上下坡慢、道路不平慢、轉彎慢和進村慢。
畢竟這種老式拖拉機,速度並不快,所以朱子龍並不打算讓它當山寨坦克,只為種田使用。
對於東方紅拖拉機在自己人中的推廣,朱子龍充滿了信心。
在現代,做工程機械的應該都知道東方紅拖拉機。這貨操作起來超級簡單,一學就會。就是一小學生,學腳踏車一樣,笨的一星期學會,聰明點的二三就熟練。
很快,二三天後。
十輛東方紅拖拉機,就在一號軍營裡開的那叫一個歡快。
幾乎,每個士兵都以能上去體驗一下為榮。幸好朱子龍帶了大量的車用油過來,也有心讓大家都學會,所以根本不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