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龍嘆息了一下,明初軍屯所出幾乎能完全滿足全軍需求,所以兵強馬壯,將士安心。不過宣德年後,衛所操軍大量逃亡,大批屯軍便被徵調為操備守軍,原種屯地轉歸餘丁耕種。
明中後期已經普遍為正軍充伍,餘丁撥屯。軍戶衛所堡之事,完全成了負擔,不再能成軍!
明代的衛所制,以軍屯保證其自給自足,由世襲保證士兵來源,這和新中國剛開始的建設兵團一樣,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衛所制的這一特點,是與明初特定的歷史條件相適應的。多年戰亂,使明初出現了大量荒閒土地,政府得以進行土地的再分配,把大量土地直接劃歸衛所管轄,軍屯有充分的保證。
這就跟新中國太祖,打土豪分田地,似乎是一個山寨類似。
但永樂晚期,軍屯制度已開始遭到破壞。宣德以後,衛所官侵佔軍屯田地、私役軍士耕種之事,已頻頻發生。也就是官員一代不如一代,侵佔軍戶的田地,貪官汙吏一直就是一個國家的最大毒瘤。
可以說,明朝的衛所存在的一個經濟基礎。就是如果“軍伍銷耗,耕者無人,則屯糧不足。又增以客兵,坐食者眾,屯糧更為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糧,又益之以鹽糧,又益之以京運,衛所之制始破壞矣”。
惡性迴圈之下,軍官們為了養活自己家丁,不但克扛糧餉,也鼓勵這種現象的存在,好讓他們藉此吃空餉。
於是,情況越發噁心了。
朱子龍決心全面瞭解一下這種情況,於是交代道:“傳令下去,從明日起,我便要巡視治下各堡各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連數天,一路觀察下來,越看朱子龍心中越發沉重。
各屯堡和衛所的情況都非常糟糕,屯田拋荒,耕牛瘦弱,堡內屯戶大量逃亡,青壯越少。到處坑坑窪窪,內部兩邊多是一些土屋,茅屋之類的破爛建築,路上走的也多是衣衫襤褸,凍得全身哆嗦的男人女人。
這絕比是難民營,而不是軍營。
終於,當來到山東金嶺南時,朱子龍問隨邊的人:“聽聞這邊金嶺堡附近有一個大鐵礦?”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朱子龍回想了一下這裡,和現代對比了一下頭腦之中的記憶。終於確定了,這裡就是後世山東金嶺鐵礦區。
在後世21世紀,山東金嶺鐵礦是一座採選聯合的國有大型獨立礦山企業,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境內,隸屬山鋼集團,是山東省重要的鐵礦石原料基地之一。
山東金嶺鐵礦有著悠久的開採歷史,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開採、冶煉的記載。解放前,礦山經歷了德、日列強的掠奪式開採,使礦山滿目瘡痍。
山東金嶺鐵礦出產,鐵礦石,鐵精粉、銅精粉、鈷精粉、鑄鐵。自然也是大明的一處要地!
當然,也是一處皇莊產業地!
朱子龍自然不好打這裡的主意,於是,他轉眼一動,想到了另一處好地方。而且還是沒人發現的!
那就是大運河附近,距離臨清不遠,但卻在山區的德洲中的隱藏富鐵礦,現在大明官方還沒發現它。
在後世的2015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規劃勘察研究院在黃河北禹城齊河一帶,對航測磁異常區進行了專門研究,開展了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測量和重磁剖面聯合反演,在200餘平方公里圈出多塊找礦靶區。
終於在德洲深山中,找到了一處鐵礦石資源量約為3億多噸的出產地。
現在自己知道歷史程序,佔了先機,應該可以提前下手一二!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