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朱子龍大大的在奏摺上,又回了批紅。
內容如下:《議和絕對不可以,要打便打。朕得鹽法,不日國庫可充實一二,大明上國,絕不和東奴和談!》
時至今日,朱子龍算是明白了。
這貨當二把手勉強可行,讓他當一把手,還不得讓他這豬隊友整死?
第二日,這份批紅便讓800里加急送去邊關了。
又過了幾日,歷史上原來的山西大地震競然還沒有發生,朱子龍越發無語了。
只得是認命的順其自然,該做啥做啥,反正那地方附近的百姓都搬家了。
於是,又是一天風和日麗之時。
朱子龍本體在朱家莊安排了一下,帶上李紫籠,王兵河二人,以及王大用,還有一隊人馬,就向自己的新封地前行了。
因為煙臺附近的良田都是有主之物,所以這次封爵之後,他用皇帝分身賞給自己的2000多畝土地,在另一處地方。
朱子龍少不得要過去看看,安頓一二。
這處田產封地,位處臨清!
臨清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漳衛河與古運河交匯處,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東西進、晉冀東出的重要門戶。
為什麼要把這處封地選在這裡附近呢?
這是朱子龍做為山寨皇帝,認真考慮之後決定的,這種四戰交通要地,如果在這裡有個據點。
其戰略意義絲毫不亞於,如同21世紀的美國,在日本設立了一個軍事基地一般。
對自己許多方面都有好處,所以朱子龍才把封地獎勵到這邊來了。
帶隊來到臨清的朱子龍,抬眼仔細觀察情形。
眼前的城牆高大巍峨,整個城池呈八邊形,東西兩面向外突出,南北平直,城周長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城垛二千零四十個,四角立有角樓,最有特點的是北面無門,東西南三門外建有甕城,甕城門側開,城牆上聳立著高大的箭樓,城外環繞著護城河。
東門上“臨清”兩字威風凌凌,好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後面的王兵河嘖嘖稱讚:“此城池還真是堅固,這要打下來,不知得死多少人。”
一行人走東門入城,一路所見計程車兵,都是身體羸弱,所穿的胖襖也十分破舊,無精打采的或站或蹲,看得朱子龍暗暗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