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阮,你休息了嗎?”
“還沒有呢,成龍大哥的劇組好玩嗎?”
“片場在沙漠裡,你說呢?”
寒暄兩句後,王旭說起了正事,道:“阮阮,交代你一件事情,上次和你提到的幾部小說你還有印象吧,其中有一部小說叫《龍蛇演義》,作者叫夢入神機,你的任務就是把這部作品的影視版權買下來。”
這些日子王旭一直在琢磨他的新片,列了幾部小說如《鬥破蒼穹》、《吞噬星空》、《龍蛇演義》、《佛本是道》、《盤龍》、《斗羅大陸》、《遮天》等等。
權衡了利弊條件之後,他優先選擇了《龍蛇演義》。這部小說展現了一個燦爛的國術世界。
國術,指中國傳統武術。也是對武術的尊稱,凸顯其強身衛國的重要性。關於國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
1927年,國民政法委員張之江發起,馮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籲,與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於民眾均國術化”。1928年更名為南京中央國術館,首次出現“國術”二字,後臺灣沿用之。
“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這裡所謂的殺敵是指殺小鬼子,在民族危難的那個時期湧現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武術家,其中有歷史記載的民國十大武術宗師分別是:孫祿堂、李景林、李書文、尚雲祥、張策、杜心武、劉百川、李堯臣、韓慕俠、王子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名單上的人物一般人都沒聽說過,王旭以前也不知道,看了《龍蛇演義》之後才有興趣查了一些資料。
中國武術大家之中,很多人觀眾都是透過影視作品知曉霍元甲、葉問、廣東十虎,黃飛鴻等人,而知曉這個名單中的人物極少。
比如知道孫祿堂的觀眾知道的就不多了。但在武術圈裡人當中,卻幾乎無人不知孫祿堂的名號,葉問霍元甲等人和孫祿堂的技擊相較起來,幾乎算是花拳繡腿。
說中國功夫不能離開“武聖”這個詞。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稱為“武聖”,關羽勇猛、善於馬上博殺。青龍刀,赤兔馬。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敵!張飛,趙雲,呂布的武功並不下於關羽,關羽能得“武聖”稱號不僅僅在其勇,而在於其忠、在其義!關羽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然關羽死後被後代統治者們奉上“武聖”這個神位。
中國近代還有一個被日本人稱為“武聖”的人,此人就是中國近代武術界的傳奇人物孫祿堂。
這樣一位武林第一人居然不見於影視劇中,是一種遺憾,王旭也是這幾天天天和成龍大哥以及他的成家班在一起,看到他們練武排武,心有所感,要把這部講國術的小說《龍蛇演義》搬到熒屏上。
他目的也不是說要轉型做一個功夫巨星,而是想將一部優秀的電影拍出來給觀眾看,想讓全國觀眾知道原來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還有一群“只殺敵,不表演”的國術大師,他們不應該被人們遺忘。
今天和明天,這兩天只有一章更新,我那個小侄子週末在我家玩,電腦給小傢伙霸住了。)(未完待續……)
喜歡王大錘的大電影請大家收藏:()王大錘的大電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