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一晃經年
事實與他們所料大差不差,很快,夏最信任的心腹送來了議和文書。
但夏也隱瞞了一些事情,比如挑起戰爭,使得突厥拼了命攻打邊城,讓邊城差點淪陷;比如他手頭的人還是不足,壓制不住那些想爭搶功勞的部落族長們,只能求助大楚王朝這個外援。
他甚至不誠信的想要搜刮一些糧食、棉花、布匹作為談和的條件。
封寒笙看到文書的時候簡直要氣笑了,林詩茵剛好給他送茶,知道他笑的原因,伸手抱住他的肩膀,低聲道:“他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又有這般大的成就,內心膨脹起來也不意外,相信咱們的使臣,會讓他明白什麼才是求和的態度。”
本來就是一方急切求助,一方可有可無的狀態,畢竟那些部族聯合起來趕走突厥的兵馬分地盤還算正常,但聯合起來攻打邊城就沒可能了,只稍微拖一拖,夏就坐不住了。
議和是使臣的事情,時值冬日,封寒笙忙著讓人儘快修繕好育養院,讓那些飽受戰爭之苦,沒了家人的百姓們住進去,並未時時刻刻關注這件事,只偶爾聽蘇將軍等人探討一下。
訊息傳到京都的時候,新帝思考了一夜,最終決定接受暫時議和。
但突厥的兵馬禍害了這麼多他的子民,夏背地裡挑起戰爭這兩個仇他也還記在身上。只是現下要緊的是讓國庫漸漸豐盈起來,銀錢投入武器,將利器鍛造出來。
待大楚王朝這匹雄壯的駿馬緩和過來,就是跟他們算賬的時機。
事實上,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不打仗永遠是老百姓的期盼,待議和文書籤訂之後,封寒笙發現邊城的百姓們都變得愛笑了,做什麼事也都充滿了幹勁。
而那些育養院眾親人們在戰爭中去世的老人們,也不再是提不起勁的狀態,反而積極起來,甚至會將自己會的技藝都教授給那些同樣親人在戰爭中離世的孩子們。
京都,太傅被抄家斬首之後,這個位置就一直空下來了。
臣子們是屬意高大人坐上這個位置的,但新帝年少,又從小順風順水,性子並不圓滑,對於一些高大人犧牲少部分人來成全大多數人的做法很是看不上,認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子民,他都該努力將他們護持在自己的羽翼下,任何他的子民都沒有必要為了其他子民做出犧牲。
……
夏善謀算,也會算計,屬實是一位亂世梟雄的代表人物。
在老老實實交了兩年的保護費之後,他又打起了跟大楚王朝聯姻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