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丈夫之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丈夫之志! (1 / 2)

“恭賀大王,威懾四海,德重恩弘,使得遠方慕其義,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郭嘉笑著走出人群,作揖祝賀道。

接著頓了頓語氣,繼續複道:“現今漢中可得,蜀地與關中門戶大開,取之易如反掌。”

“漢中郡實為四通五達之衢,兵家必爭之地,此處攻防俱便,前瞰米倉,後蔽石穴,左接華陽、黑水之壤,右通陰平、秦、隴之墟。”

“倘若攻打關中,則可由褒斜道而出,向東經武功水,奮兵直搗長安,擊破涼州賊。”

“向西則可收復雍、涼二州,向南可走金牛道、米倉道攻破川西,剿滅劉璋。”

“張魯驟然之間,舉郡十萬戶而降,必將使關西震動,李傕、郭汜、張濟、韓遂、馬騰、段煨等輩,必將聞風而失膽,益州劉璋也會膽顫心寒,惶惶不可終日。”

“屆時,大王可率軍由司隸擊關中,遣一將出漢中走褒斜道為疑兵,必讓涼州賊首尾難以相顧。”

郭嘉一邊踱步,一邊沉思獻策,說完便對劉備躬身伏拜。

荀攸、魯肅、滿寵、毛玠等掾史吏,也不禁點頭,認為此時收復漢中郡,可謂天賜良機。

先前他們這些幕僚,對於如何取漢中以及益州略為頭疼,即使對方只守不攻,一時之間也難以攻打。

無其他原因,就是地形太有利於防守,可以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只能先緩慢地把關中與雍州、涼州給掃平,再攻取荊州,然後才能磨開漢中和蜀地。

若割據的諸侯同心同德,難如公孫述一般佔據巴蜀,稱帝誓死不屈,搞不好真需要十餘年,才能打下西川。

萬萬沒想到,米賊張魯被漢王一嚇,瞧見河北快速平定,就徑直來請降。

讓險峻的蜀地門戶大開,躲在西川多年的劉季玉,恐怕再也沒安穩覺可睡了。

荀攸想到此處,也忍不住撫著鬍鬚,啞然自笑。

他當年便認為蜀郡、漢中郡地勢險阻堅固,百姓殷實富裕,縱使天下大亂,也不會亂到巴蜀,於是託人上表請求任蜀郡太守。

可惜最後,因道路斷絕不能到達益州,停留在荊州觀望,見前路茫茫無際,荊州劉表亦非明主。

族叔又在書信中稱讚玄德公與高祖、光武略同,不來便悔之晚矣。

於是一路風塵僕僕,長途跋涉至平原,一到青州就覺得此處非同凡響,必有英雄也,他便果斷投於玄德公麾下。

潁川士族常戲稱:二荀有重定天下之功,但沒有漢王器重,引為肱骨,又哪來的二荀。

自從他領重任治理河雒以來,便盡心竭誠,殫精畢力,以報漢王之恩。

“大王,奉孝所言極是,但還有一件事情尤為重要。”

“如今張魯請降,我軍攻打關中的名頭,已然削弱了幾分,不如攻關中長安之前,先行兩事,一是將傳國璽之事,佈告天下。”

“二則是趁著漢中歸降之勢,召精通東觀漢記之名士,大議重修漢記之事。”

“高祖所創之漢,以軍功分田地,盡遷各郡豪族於京都,此乃先漢也。光武所復之漢,不以功而分田,不可遷豪族於京,當與高祖之漢異同也。”

“大王奮起,撥亂世而反正,重申軍律,乃承高祖之業,平定天下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