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三十七章 漢王與洛神的故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七章 漢王與洛神的故事 (1 / 2)

建安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草木蕭疏,微風吹拂,捲起地上掉落的樹葉。

在兩次遣信使中確定了張燕的降意,劉備也接受對方派出親眷為質的取信方式,隨即便令張燕攻打常山國,任常山相。

接著整軍進兵中山國望都,在兵力分散到冀州各郡的情況下,劉備率擴編的虎賁騎、銳衝營共計四千餘戰兵,七千三百二十五名輔卒,以及隨軍的掾吏、書佐、主記等人,留下部分輔卒駐守。

拱手揖禮的回別中山國官吏後,劉備順勢翻身上馬,率步軍與騎兵呼嘯而去。

只留下甄氏宗長與安國劉氏、漢昌劉氏,以及中山王劉稚,站在原地久久的凝望。

見漢兵旌旗蔽空,戰鼓前後相接,八百餘輛輜重車護衛兩翼,哪怕萬人的行軍列陣也井然有序,大小軍陣進兵途中亦可令行禁止,不愧為天下強軍。

無極甄氏宗長不由自主得感慨道:“車騎並營,循士情,公賞罰,遵節制,申軍紀,習兵法,寬度量,漢王憑此軍縱橫天下,以少擊眾,屢破強敵,兵卒摧鋒陷堅,裹血力戰而不退,與將同心同德,執有不拔之志,真可謂‘硬軍’‘鐵軍’也。”

“聽聞各郡重申軍令與軍制,三縣增設一軍府,府分內外兩制,內為戰兵,外為輔卒,分賞田地,免除徭役,在軍則為伍長、什長,因傷退役鄉里則為亭長、嗇夫,百姓兵卒受到如此寵恃祿者,五代之內焉能不為劉氏,效死輸忠乎?!”

“漢王以軍功論與眾功臣共享天下,無論身份貴賤,高門大戶皆憑功而獲封賞,若論推心置腹,籠絡人心之事,大王猶勝光武,可與高祖並稱一二也。”

“漢家有子孫如此,何嘆天命衰竭,無人奉郊廟,承大業耳?”

甄氏宗長眼睛裡情緒複雜,這老劉家真是古怪,自從太祖高皇帝提三尺劍得天下後,到了王莽時期,眼看著天子愈發不行了。

王莽行矯飾之事得天下人心,結果用數十年時間搞得更差,讓豪族與黔首百姓都被迫揭竿而反。

一時之間漢家宗室並起,最後由光武中興漢室,傳兩百餘年。

這一次,經過黃巾之亂,宦官之逆,董賊之禍,劉氏天子的威嚴,已被踐踏到谷底。

各地諸侯也不再供奉朝廷,視天子詔書為矯詔,各處官吏名為漢臣,實則割據一方。

結果又有青州劉玄德奮不顧身,再提三尺劍,撥亂反正,重整乾坤,再造漢家。

此豈非天佑劉氏乎?

甄氏宗長單手撫著鬍鬚,在心裡盤算了一下,除了最開始的始皇帝嬴政外,再算中間的王莽,其餘皇帝皆為老劉家,難道真如留侯所言,沛公之才乃天授,光武亦為天授,漢王也如此。

數百年後,莫不成還有天授之主?

蒼天真是偏愛劉氏,不給其他人一點機會。

想到這裡時,甄氏宗長立刻嘴角含笑,好在無極甄氏投靠也不晚,早在劉、袁交戰之時,就把宗族裡最有貴相之女,送給了大王為妾,成功與漢王有了姻親關係。

據他所知,整個河北除了他們甄氏下手快,其他人此時想聯姻,送宗族嫡女為妾,皆被大王婉拒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