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淳于瓊驚魂未定,不知此刻是應繼續埋頭衝陣,還是引軍撤退,卻遠遠聽到大軍後方傳來戰鼓催促急攻的聲音。
鼓譟徹響天際,也意味著需要乘勢進攻,左右兩翼應該在急奮敵軍,他若臨陣退卻,那此戰萬一不勝,豈不是由他淳于瓊來承擔主責?
凡用兵試陣,需用勇者以輕銳擊敵嘗之,誠若一擊不就,便輕易撤退,那不是白傷亡了。
戰場決勝之機稍縱即逝,容不得任何人遲疑。
縱然前邊有人馬屍體作阻礙,但淳于瓊仍然決定一鼓作氣衝陣到底,直到擾亂敵軍陣腳,徹底擊潰為止。
號角聲響徹天際,袁軍騎兵再度擺開架勢進行衝鋒陷陣,就在他們快要接近床弩之時,後方突然傳來陣陣喊殺聲。
早已將步軍移交給諸將、校尉、軍司馬等人,劉備身披甲冑親率虎賁騎與銳衝營騎軍,共計千七百騎後撤兩裡,當遠遠望見袁軍騎兵有衝擊後陣的舉動,立即策馬賓士而來。
將虎賁騎分為尖錐形,又將整隊騎軍分為三部,可以給予敵軍一陣衝,一陣退,一陣再衝,貫徹窮追猛打,不停頓連續作戰的方式擊破敵軍。
最前一部以錐形,三百騎在前,左右翼各百五十騎,三部以此類推,前騎突進,左右翼乘機掩殺,皆配角弓遠射近戰。
最前面的騎軍由許褚統之,持丈八馬槊,中間的騎軍為劉備親率持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的斬馬刀,最後部騎軍領典韋所領皆持長錘。
全軍擊敵,先破甲,再斬馬,最後重錘!
淳于瓊衝陣前留下的一千六百餘騎軍,聽到三馬一騎攜帶而來震耳欲聾的馬蹄響聲。
先是心底赫然一驚,見對方人數也和自己差不多,只是馬匹多了些而已,瞬間將心放回了肚子。
從容的先百步對射,然後再衝鋒迎敵,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袁軍同樣的騎兵精銳,一碰到錐頭猶如薄布,瞬時被撕裂得七零八碎,騎軍陣形離析分崩,一觸即潰,土崩瓦解。
短兵相擊的那一刻,袁軍被打得哭爹喊娘。
先是對射沒射過,原以為肉搏能佔據上風,萬萬沒想到遭遇長槊破甲,然後就是臨頭遇到斬馬刀,以馳馬帶來的慣性,一刀下去,連馬頭也不翼而飛,頓時鮮血沖天,全噴在臉上看不清前面的路,緊接著感覺身體一輕,視線騰空躍起。
有幸躲過前面兩次衝擊的袁軍騎兵,還以為能暫時歇一口氣。
結果還沒穿完敵陣,就被長錘重錘在臉上,凡是捱過重錘的無不殞身碎首,頭顱被打得稀爛。
虎賁騎一戰撕破敵騎,使得身上沾滿了血跡,再加惡鬼面甲,讓袁軍不寒而慄,心驚膽懾,不敢再度與虎賁騎衝殺,士氣瞬間崩塌,紛紛嚇得潰散逃命。
簡直太兇殘了,同樣都是騎軍精銳,為什麼對方肉搏戰與騎射這麼嫻熟厲害,一下子就把他們捅了個對穿。
他們僅用長矛罷了,對面又是刀又是錘,這還怎麼打。
見袁軍潰退,劉備當機立斷,即率軍追擊兩百餘步,然後止住。
確保一戰已徹底打碎了對方的膽子,使其沒有捲土重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