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幷州停留了半年時間,劉備一邊度田,一邊擊匈奴,待處理完諸多事宜,便率軍沿著治水北上幽州代郡,在步騭領著代郡官吏的接駕中,暫時落腳於桑乾縣的一處府邸。
“子山,代郡北面的鮮卑近來可還有異動?”
劉備得知桑乾附近有天池山泉,池在高山上,方圓有一里餘,池水清澈平靜如明鏡,又深而不流,清泉流入潭中,皎潔照映,水久旱不幹涸,洪澇不氾濫,無人能測出它的深度。
桑乾天池與涼州安定郡的那縣湫淵齊享盛名。
聽聞步騭說起代郡的美景,便對天池讚不絕口,讓劉備忍不住揚起眉梢,立馬來了興趣。
於是翌日清晨,劉備帶著趙雲、典韋等人以及軍士攀登高山,只留下許褚照看劉永,臨行前摸了摸太子的頭,叮囑他今日可以多休息會兒。
畢竟劉永年幼,一路山路崎嶇難行,舟車勞頓後,怎麼可能還有精力去爬山。
劉備一行人攀爬數個時辰,終於在未時成功到達山頂,瞭望著澄澈的池水,山水花樹皆倒映在上面,時不時一陣清風掠過,四周百靈啁啾,響徹池岸。
不愧是難得的美景,讓人瞬間煩惱盡清。
劉備與眾人沿著池岸踱步,不覺就問起了鮮卑的事。
“回稟陛下……”步騭立刻停住了腳步,稍微整理了思緒,打恭作揖地恭敬拜道:“長城以內的鮮卑部落在幽州突騎的迅猛攻勢下,一部分歸順漢家,另一部分則逃出塞外。”
“此外各縣的烏桓人也被徹底攻服,郡縣正將其編戶齊民。”
“長城北面的鮮卑步度根與軻比能所部結為了盟友,據聞一些尚未證實的訊息,鮮卑兩可汗亦在與東部的其餘部落遊說聯盟之事。”
“以此使得鮮卑再次統一漠南,以此抗衡漢軍。”
伴隨漢家天下再度重新歸一,又解決了西北百年的羌胡禍亂,還把南匈奴給收拾了。
與此同時,西域也傳來訊息,有漢使再臨車師前國與後國,借兵擊滅了蒲類,讓此小國又一次滅亡。
蒲類國人與驚慌失措的河西鮮卑一起逃往北邊,從此遠離天山。
千餘人的漢軍與民夫從敦煌出發佔據疏榆谷城與附近大片綠洲,漢家再次打通伊吾道,從此商隊在雒陽與長安出發,一路沿著張掖、酒泉、敦煌,越過伊吾道,可直達西域天山腳下。
收復了此處,意味著無論漢使是去龜茲和疏勒,還是更遠的烏孫和大宛,甚至更遠的貴霜與安息國,再也不會受到草原遊牧民族的阻撓。
討寇將軍張郃抵達此城,策馬觀察附近百餘里,下令漢軍就地屯田,好自產自足,以此減少從敦煌與酒泉運輸來的糧草。
同時每隔十五里搭建烽火燧,設燧長與燧卒十餘人,置馬匹、弓弩、箭矢、甲冑、水糧、柴草於燧內以此防備鮮卑。
西域滅國的訊息還未傳到幽州,草原上的步度根比漢家更快得知此事,有河西鮮卑首領哭著來找他主持公道。
大漢在西域重拳出擊,還派漢使挑撥河西內鬥,鮮卑拓跋部自己投靠大漢,還要教唆其他部落一起歸順。
還說現在河套盡歸漢家所有,強悍的匈奴已經被擊滅,河西諸多鮮卑部落夾在賀蘭山與張掖屬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