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萬騎長張口想罵,又不知罵什麼好。
漢軍出擊匈奴的原因,也是部落諸王不肯前去晉陽朝拜漢家天子所導致,卻要整個幷州匈奴來承擔後果。
很多匈奴貴族根本就不想和漢室開戰,就那麼幾個郡的迂迴空間,但要和四面八方的漢軍交戰。
往北跑出長城外,那又要和鮮卑部落爭奪牧場,若是不跑想著打贏漢軍,再和天子低頭妥協。
沒想到對方竟然攜帶了能連射的強弩,這還有機會打贏嗎?
萬騎長咬緊牙根,揮手再讓騎軍試探漢弩具體射程與速度,三次下來已經斃命了數百人。
依照漢軍連弩的射擊速度,至少要一次性投入五六千騎兵,才有機會趁著間隙貼近搏命,但是近戰並非匈奴的強項。
何況漢軍還有騎兵與步軍在虎視眈眈,以匈奴騎兵的作戰意志,沒辦法下這樣的狠心,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強行拿短刀殺開盾陣。
而且之前射箭之時,漢軍受傷的哀嚎聲較少,也有可能說明漢軍披鐵甲人數眾多,再打下去傷亡會比對方更多。
還不如先暫時撤走,派騎兵遠遠在漢軍身後觀望,只要漢軍主將一旦失誤,就立馬抓住機會殺來,這樣才更有破敵之機。
匈奴萬騎長望向遠處的左溫禺鞮王牙旗,然後派斥候前去告知漢軍情況之時,身後驟然響起了擂鼓聲。
“咚咚咚……”
公孫瓚憑直覺感覺到了匈奴人打算逃跑,用擂鼓作為全軍出擊的訊號。
左右兩側的羌人騎兵在馬騰的率領下,立即騎馬上前包抄匈奴前軍,漢軍步兵小跑出車陣結成槍盾,然後往前推進,又置弩兵於陣內。
還有部分漢軍騎兵由段煨帶領繞到後面,切斷匈奴騎兵逃跑的路。
最前面的千餘步卒持連弩,成為了擋住左溫禺鞮王援軍的關鍵。
漢軍什麼都不多,就是攜帶的箭矢多,只要有立足之地,就能遠距離和匈奴對射。
匈奴少有鐵甲,哪怕人數比漢軍多,也沒辦法強行拿下這幾千漢軍,只能想辦法截斷他們糧草。
漢人與羌人皆一副橫眉立目,咬牙切齒頂著箭矢撲上來的模樣,讓匈奴驚愕不已。
這漢軍和原來完全不同啊,以前打仗哪有這麼拼命的,匈奴牧民不覺露出幾分茫然表情,誤以為自己打草谷半道遭遇漢軍復仇。
可仔細一想,明明是你們漢人帶著羌族主動來擄掠,我們初春還在放牧,王庭傳來訊息,漢家天子不滿意匈奴在幷州放牧,還想搶畜牧,牧民才不得已跨弓上馬,前來抵抗漢軍。
“殺!”
匈奴牧民來不及多想,已經與撲上來漢騎交戰在一起,雙方箭矢破空聲不絕於耳,廝殺聲與哀嚎聲摻雜。
頓然匈奴後方傳來尖銳的骨笛聲,左溫禺鞮王已下令撤退。
“不要糾纏,撤!”
“快撤!”
匈奴萬騎長赤紅的雙眼,揮手讓傳號兵立即吹響骨笛。
倒下的匈奴人比披甲漢人更多,心疼死他了,都是他的牧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