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三十六章 漢化匈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六章 漢化匈奴 (1 / 2)

劉備在與荀彧等群臣交代完後,便不再多停留在雲陽,揮軍沿著渭水而下,十月初七抵達河東平陽縣時,下令駐軍歇息數日。

緊接著他調來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四縣的縣令與縣丞,準備仔細地尋問關於呼廚泉帳下的匈奴部落漢化一事,進展到底如何。

匈奴人與河東百姓是否還有衝突?

襄陵縣令的司馬懿走在眾人最前面,因其曾為天子闢用,又在軍中效力過一段時間,由此得到其他同僚縣令的尊敬與眼熱。

“臣司馬懿,叩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大漢長樂未央!”

司馬懿聽見軍士依次傳喚,整了整衣冠,然後畢恭畢敬地趨步進軍營,進入主帳望見熟悉的面容,頓時跪地叩拜。

其餘縣令與縣丞也跟著跪倒在地,叩拜行禮道:“願陛下千秋萬歲,大漢長樂未央!”

劉備見狀抬手,笑道:“諸位免禮,快快請起罷。”

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了司馬懿身上,嘴角上揚道:“朕雖在雲陽宮,也常聽聞荀尚書誇獎,說河內司馬仲達有治世之才,不遜色於兄長伯達啊。”

“又聞仲達之弟,司馬叔達名動河內,成為科考的三甲之才。”

“一路科考過關斬將,最終名列第三,出任張掖的日勒令縣,為漢家治理一方百姓。”

“其餘幼弟也是少時揚名,由此可見,河內司馬八達皆有良臣之相。”

天子的誇獎,卻聽得司馬懿心中微微一苦,他做夢也沒想到司馬孚會被吏部調去遙遠的河西為縣令,以為再不濟也會在淮南、中原一帶任職。

可惜司馬氏沒和吏部官員有交情,不知當時許多地方並沒有縣令空缺,只有剛收復的酒泉,張掖兩郡有大量官吏空缺。

相比於去更遠的酒泉做縣令,司馬懿乾脆讓司馬孚選擇張掖,因漢軍強勢出擊羌族,使張掖郡附近的小月氏也嚇破了膽,選擇俯首稱臣。

只求漢軍不要追擊羌胡,卻誤殺了月氏牧民,主動請求派遣漢人官吏到他們部落的月氏城代為管理。

司馬懿猜測憑司馬孚的名聲,絕對不可能成為前往小月氏的主官,倒不如就在臨近的縣城為縣令,循循善誘讓胡人化漢,也算是一大政績。

於是將他出任襄陵縣令治理匈奴的經驗,全部書寫在紙張上交給了司馬孚,還送了數匹匈奴良馬,送別時叮囑他:“叔達雖為縣令,忙碌於公務卻不可疏忽漢家的騎射與劍術,若遇危險亦可保命。”

司馬孚將兄長連夜用紙張書寫的治理得失,放進馬背的行囊,對司馬懿笑著長拜道:“此去天遙地遠,萬水千山不知何時歸返,還望兄長保重。”

“孚既得朝廷看重,奉命前往張掖郡為縣令,亦我之幸也,張掖名於為斷匈奴之臂,張大漢之掖,如此盛況之地,又豈能不心神嚮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