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高陵縣軍府已經下令,準備選拔再新徵四百輔卒,關中其他地方的軍府,好像都有此佈告,若是我能選拔進輔卒那該多好啊!”
膚色黝黑的中年人捶打著勞累的腰,感慨道。
旁邊用鐮刀除草的同伴聽見此話,頓時笑說道:“你長子、仲子都因瘦弱未選進軍府,就憑汝一老丈也想進軍府,只能說難如登天。”
同伴毫不留情的嘲笑,並沒有讓中年人感到難堪,反而同樣自嘲道:“誰又知曉武夫還能得到朝堂如此尊重,就連天子也異常愛惜士卒,我等黔首不抓住難得的機會,成為軍士在戰場賣命立功,為子孫博取土地,或許就再也無良機了。”
“想必不用多久,天下土地又要被豪族佔據,子孫一遇饑荒災禍,也就只能靠賣妻賣女,來苟活性命了。”
“要有百畝軍田,再加上立功賞賜,哪怕後代遇到旱災,光憑積攢的餘糧也餓不死啊。”
中年人話語裡露出了濃濃的羨慕。
這已經是很多人共知的事情了,漢家存在多久,就能保軍士田地持有多久。
凡有權貴巧取豪奪軍田,士卒與其後代可上報軍府,軍府要是無作為,也可報太守,太守包庇權貴則報州部。
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就無需“過所”直接前往京都報中書檯,把事情呈送天子面前,讓劉氏天子處理。
這樣的律令,在軍府發放田地時,就由軍吏、法吏口口相告了。
目前天下各州郡的戰兵與輔卒加在一起,共計四十三萬,劉備就是靠著善待軍士的辦法,壓制了關東、關西所有的心懷不軌之徒。
這也是能改制的前提條件———有一支百戰百勝的勁旅士卒駐守各郡,在他們還有戰鬥力前,足以讓天下豪強心驚膽戰,每日毛骨悚然。
尤其中軍也保持強大的戰力,一旦遇見地方撲不滅的叛亂,數萬紮營在司隸的中軍便立即進兵,再堅硬的骨頭也能給你重錘砸碎。
“唉……”耕田的同伴也不禁唉聲嘆氣,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起軍士他們就差遠了。
“奈何如今天下平定,原本三縣設立一軍府,撤改成了五縣,無疑讓輔卒選拔變得更難,何況是戰兵?不把身體養得負重能行數里,連門檻都達不到。”
同伴苦笑搖頭說道。
百姓想做輔卒,發奮鍛鍊耐力還能進得去,只是苦於名額少罷了。
但想成為戰兵,那就需要身體壯碩,光這一條件不知難倒了關中多少百姓。
但還有很多百姓想把家中子孫送進軍府,受慣了惡吏的欺詐,他們更明白只有家裡出軍士,才能保全家平安。
何況戰兵的子嗣,還有成為鄉里小吏,從各處調來的農學僮,不就是戰歿士卒之子嗎?
比起豪族能為官為吏,他們能賣命有所獲得,還能往上再爬一步,想必已是天子在權貴之中,想辦法為黔首開闢出來的一條路了。
但凡有點見識的老農,又有誰沒看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