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1 / 2)

任河南尹兼河內太守的荀攸,雖說比荀悅更為厭惡這些攀附交情計程車族,卻不得不招待,兩年間的周旋逢迎,使本就寡言的荀公達愈發沉默。

可突然有書佐來傳報一事,卻讓他臉色大變,拿起的竹簡也不由跌落在案臺。

“嘭!”

顧不得拾起竹簡,荀攸立即起身,急切問道:“有無喚醫者前去?康成公為何會忽然病重?是否感染了風寒?”

書佐也臉色焦急地拱手回答道:“回稟荀府君,已有醫者前去診治,也餵食了一些湯藥,可康成公仍然每況愈下,直到兩個時辰後華太醫前往診斷,最終搖頭嘆息:病發太急已無力迴天,或許鄭公只剩兩三日光景了。”

聽聞華元化都說康成公到了藥石無功的地步,荀攸頓時沉默許久,不發一聲言語,最後低頭而嘆。

這兩年來,劉繇與劉岱、張羨先後因病歿沒,張儉也差點病故,好在讓張仲景與華元化給救了回來。

郭嘉、陳登等人也被天子下詔書,送到雒陽的太醫官署調養身體。

接著天子更以詔書告知各地太守與縣令,一定要注意飲水與傷寒問題,若身體異常虛弱或者病重,可表奏朝廷遣醫官前往治理,郡縣政事可託於功曹、主簿等長吏。

自從天下初定,各縣也時不時掀起瘟疫,好在波及範圍小,病症來得快,去得也快。

陛下得知情況則在雒陽又增置了一醫官學,同時與太學、農學並重,被天下人稱為京都三學府,裡面的博士、祭酒們教的近乎相同,只是主要側重不同。

“壽有盡時,天下又豈有長壽之人?可惜康成公不可見《漢記》典籍完成之日了……”

荀攸收起了心裡的悲愴,抬起衣袖擦拭了下眼眶,對書佐吩咐說道:“走罷,一齊再去看看當世大儒吧。”

“不知天下要過多少年,才會有如鄭公這般了不起的儒者出現……集古今經文之大成。”

等到荀攸趕到鄭玄居住在雒陽的院落時,已經有很多官吏與士人三五成群聚成一團,眾人皆有憂形於色,愁眉鎖眼。

越來越多計程車人聞訊趕來,卻又擠不進去,只好將院舍圍得水洩不通,站在外頭等待訊息。

人人都是低頭輕聲細語,不敢大聲疾呼。

有士人恰巧抬頭望見荀攸,立馬作揖行禮道:“見過荀公!”

荀攸頓時回禮,嘆息道:“諸位無需多禮,皆為康成公安危而來,我已命屬吏打水漿推車送來,可為諸位解渴。”

“我等在此先謝過荀公!”

有不少儒士待久了口乾舌燥,又不好意思走開去飲水,聽見荀府君的話,忍不住心頭一喜,馬上拱手道謝。

荀攸一路頷首點頭,進到了青瓦白牆的院內,只見太傅盧植、張儉、趙岐、荀悅、華歆等,諸多有名的儒士皆在屋外靜立等候。

一問才得知除了早到場的張仲景與華元化以外,太醫官署另外有良醫之稱的醫者,也盡數在屋內為康成公診治。

盧植看見荀攸到來,把他引到院裡的角落處,嘆息說道:“春秋幾何,人生百歲,七十稀少,康成壽有七十餘,可謂長壽也,我等也無需多為他徒自傷悲,誰又無垂老壽終之時?”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後,皆是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然能立下功業,則生死之命,未可言盡,公達莫要因此,撫年自傷……”

盧植到來後,已開解了不少人,此刻見荀攸過來探望鄭玄,於是特意將他帶到角落開導。

其實早在去歲年末,鄭玄就已經隱約感到自己身體快不行了,修書信一封給了天子道明情況,說他已無力主持編撰漢記之事,或許也沒辦法再看到漢家鄉里無犬吠的盛世景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