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何事相求,劉氏宗族定竭盡全力助之!”
劉元暗地裡咬了咬牙。
不管劉備提出什麼要求,先應允再說。
難得有機會與他打好關係。
念在傾力相助的份上,說不準還能挽回,以前對宗族較差的印象。
“劉公何須如此,備知行事要多仰仗及提攜宗親,畢竟是自家人。”
“何況你我同出一脈,皆中山靖王之後,就更需要相互扶持了。”劉備輕拍了對方手臂,自然也能看到劉元的擔憂。
怕是把他當成來算賬的人了。
其實只要劉氏宗族,在後邊別腦子發熱,站錯隊。
他也會效仿高祖,剖符為信,封立有功勳的宗族子弟為縣侯,使其世世勿絕。
劉備很清楚豪族與豪族間的訴求,都不盡相同。
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看作成整體,需要將他們分化,儘可能的拉攏多數,去打擊少數。
先前與他交惡的豪強,都變得戰戰兢兢,生怕劉備帶著向他靠攏的豪族,將自己分食了。
豪強之間也有三六九等,尤其是與士族僅一線之隔。
卻又擠不進去的。
上進心格外地強。
只因舉薦權掌握在士人手中,士族之間舉薦孝廉,名額本來就不多。
更差的中下層鄉里豪族,只能眼巴巴地望著。
劉備則可以給他們機會。
放開口子,給予豪族上升通道。
然後在士族與豪族的力量,都被黃巾削弱的地方。
利用靠攏的豪族,慢慢逐步滲透,悄然在百姓與豪族之間建立一個新的軍功階級。
後來的歷史已證明,若太依賴士族和豪族,就很容易出現反噬。
在中間擁堵,兩頭空的情況下,上層與底層有連線,才能平衡住中間的階級。
威懾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望向地頭裡勞作的貧民,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才徒附劉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