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劉備收回在諸將身上停留的目光。
笑道“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圈養虎豹,卻關在柵欄裡不見外景,有一天因飼人粗心,放出原本兇猛的虎豹。
以為將死於猛獸之口,不想虎豹卻被飼人身後突然竄出的兔子,驚嚇得縮回柵欄,因此撿回一條命。”
劉備則笑起來,問道“諸位說說是為何?”
原縣尉出身,長臉灰須的韓牧,想了想說道“或許是從未見過吧,哪怕看著弱小,另加突兀竄出,猛獸也要嚇得夾緊尾巴。”
“的確如此,因未見過,所以害怕。”劉備頷首極為贊同。
然後話音一轉“但這便是人與野獸的區別,野獸受到驚嚇,就無法冷靜分析。
人卻不同,哪怕看到不知深淺,貌似強大的獵物,也可以透過分析情況,決定能否狩獵。”
劉備見諸將若有所思。
耐著性子,繼續解釋道“好比眼下的黃巾軍,聲勢浩蕩,各地加起來或有三十萬。”
“卻有個致命的弱點,不事生產,僅靠劫掠養活自己,見有利一擁而上,從未對陣過強悍之軍,縱使人再多也可擊破。”
“如何擊之?”趙震遂問道。
原因在於,先前劉備只說誘敵,可沒說破敵之舉,不然大家怎會擔憂。
就怕誘敵誘過來太多,反而弄巧成拙。
劉備說道“當年鉅鹿之戰,秦將章邯、王離率四十萬秦軍,屯兵鉅鹿。
項籍渡江滅王離,先絕甬道斷糧,再將王離帶來的長城軍,分為九部逐一擊破。
以優擊劣,不攻其背,乃扼其咽喉與頸項,遂鉅鹿之戰大勝!”
諸將恍然大悟,原來使君欲效項籍滅王離,非直接戰場對決三十萬人,而是以快攻慢,逐個擊滅。
倒不是他們小瞧黃巾軍的原故。
在整列行軍方面,大多農夫出身的黃巾,又沒經過嚴格操練,絕對無法與他們相提並論。
他們雖不是當年的楚軍,可黃巾更不是當年的秦軍。
此策遂行,勢必有奇效!
沒想到,往日勇猛的項籍,竟也是用計破敵,分而擊之,非破釜沉舟後,直接莽上去。
劉備並不意外,麾下諸將少見多怪。
軍吏們本就出身不高,才會來臨鋒決敵。
士族子弟極少上陣廝殺。
因此,軍營能識字者屈指可數。
能有機會讀史書的,那更絕非一般富貴之家,許多豪族都未必能收藏到整部史書。
許多官宦世家,收藏的也不過些殘篇。
數百年前秦末舊事,能有隻言片語的故事流傳下來,已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