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初平元年,七月。
青州,平原縣。
正值秋收農忙,一名舉止不俗,頭扎深色巾幘,身穿黑底獵紋袍服,身材修長的青年,鉤稽完田地,合攏集薄準備回去。
耕田老翁急忙放下手中農具,呼喊道“劉縣官請留步!”
拾起糧食,追了過去說道“我等黔首身無一物,還剩交完賦稅的稻粟,還請劉縣官收下吧。”
青年攙扶老翁,說道“老丈不必如此,勸課農桑保境安民,乃我本職,田賦既收,就無需再送糧食。”
老翁不樂意,拗執道“劉縣官自從您來了平原,又除匪患修陂池,還借牛、鐵教我們秋耕種麥,不多取分毫。”
“如此恩德豈能不報,縣官若不要,我也沒臉再用農具。”說完,急欲跪下。
劉備摻扶住,嘆氣道“如今青州糧食短缺,平原雖有薄收,果腹尚且不足,老丈又何須送我?”
說著將那袋糧食,塞進老翁手中,勸慰道“只管留著誰也搶不了你,民以食為天,眼下世道不太平,多留點餘糧為好。”
之所以這麼說,
皆因青州刺史焦和為刷名士聲望,大力支援關東諸侯討董,在各處強徵百姓存糧,活不下去的黔首,在黃巾的策動下揭竿而起。
老翁認為與其被惡吏強奪去,還不如送給愛民如子的劉縣官。
劉備知此中曲直。
遂出言擔保寬慰老丈。
老翁愣住了,眼眶淚水頓時流了下來,嘴唇抖動看著劉備。
擦拭過眼淚,仍然將糧食遞舉給劉備。
圍過來看熱鬧的百姓越聚越多。
有的人仿效老翁,也將稻粟放在劉備腳下。
更有甚者覺得不夠,急忙回家去拿。
見事態愈演愈烈,劉備怕等會不好收場。
望著老翁殷切的眼神,沉默半響,只得開啟麻袋掏出一握糧食,高舉半空,轉頭對圍觀的人群,說道“老丈贈給劉玄德的糧食,我收下了。”
說完,將稻粟輕輕收攏,納放在衣袖。
看著不肯散去的眾人,劉備抬臂,頑笑道“本縣官袖口已盛不下,難道你們想叫我袖服裂開,裸胳膊回去不成?”
然後指向湊熱鬧的小胖墩,笑罵道“阿鼠,你小子也來起鬨,把家裡吃的均給我,也不怕你那身肉給餓沒了。”
惹得眾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