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度田導致豪強四起,在天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各州郡計程車族和豪族傳得沸沸揚揚,有好事者暗地裡取笑徐州天翻地覆在即,劉玄德該如何收場,不會灰溜溜丟了徐州,逃回他的青州罷。
訊息傳到河北,袁紹也忍不住對眾多幕僚,大喜道:“徐州近百家豪族同反劉玄德,這下他在徐州坐不穩了,徐州一丟僅憑青、兗二州的糧草積蓄,如何敵得過我冀幽兩州,光度田一事,就能夠讓他盡失河北士人之心。”
“河北之戰,我袁氏必然大獲全勝,繼而安定天下,匡扶漢室。”
袁紹這麼想也不無道理,天下權柄掌控在士族與豪族之手,此刻計程車族不同於豪族手中握有大量部曲,士族雖然在天下各地為官,彼此舉薦,彼此聯姻,但更注重釋讀宗族傳世典籍,方便更好為官,手裡的部曲和僮客對比豪族則少了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士族會世出二千石與三公的原因,因為把心思放在了鑽研“典籍”上面,至於豪族能運氣好出二千石高官,那就偷樂吧。
士族以出仕天下為官,豪族則佔據當地為吏。
自打黃巾之亂起,士族就過得苦不堪言,到關東諸侯討董時,董卓又派軍殺到潁川,給了士族狠狠一擊,讓他們豁然大悟,天下已經徹底亂了。
先前注重典籍,忽略了訓練部曲,只有依附諸侯才能生存下去,否則碰到董卓這樣的粗鄙武夫,只能駢首就戮,任其宰割。
而天下最盛名者,就是當時的袁氏袁本初,因此冀州一時之間士人從者如雲,再加上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和所有大小士族幾乎都有交際。
連遠在豫州計程車族都不覺跑去鄴城,更有甚者甚至舉族遷徙前往,直到現在相比其他各地,河北為官為吏計程車人也是最多的,多到各種利益皆要爭奪,人多了資源有限,不拼命搶連孝廉名額都搶不到。
就在眾多士族以為會在河北繼續卷下去時,青州的劉玄德異軍突起,不僅打的諸侯抱頭鼠竄,連南北二袁也被打得鼻青臉腫,顏面盡失。
劉備一出,天下莫敵無往而不勝,在收復雒陽祭祀宗廟之後,威望更是在士族心中達到了巔峰。
天子倉皇逃竄西京,值國家危亡之際,能還於舊都,匡扶宗廟者還有誰?
兩百年前是光武皇帝,那麼這回……
相比孝靈皇帝一脈,丟盡了天子顏面,劉玄德的橫空出世,讓天下士族瞬間兩眼發亮,看到了平定亂世的曙光。
相較於跟著袁氏在這裡與別人卷,還是跟著老東家劉氏更香,畢竟祖上皆是漢臣,若有的選擇,誰不想繼續做漢臣。
他們又非豪強無所謂,讀了這麼多治世經典,有的宗族又被稱為天下楷模,還是在意幾分臉面的。
何況要再立新朝,三公九卿還有空缺呢,因此不少卷不過計程車人想棄官回鄉,卻被袁紹以律法按在河北不能動,雖不敢明面對抗,但在心謗腹非之時,也暗暗盼望王師早日收復河北,讓他們重歸漢家。
這種暗潮湧動之事,袁本初怎麼可能會不知道,一方面重修律法非至親喪事,不可隨意棄官,再者即便去各地赴任也不能攜帶家眷前往,有效遏制住了河北的人心浮動。
現在劉玄德竟敢對豪族這樣動手,那早在河北佔地無數的豪族還不得拼死反抗。
有了這些豪族的全力支援,再加上士族的依附,足以和劉備硬碰硬了,袁紹怎能會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