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祖之後,寧死不退!
……
《古代經典戰役分析》:廣宗之戰,是東漢末年爆發的一場朝廷軍與農民軍的重大戰役,會戰兵力是一萬對七萬。
戰爭最初的時候,第十六世遼東王劉寒率領五萬邊軍討伐黃巾,雖然在人數上不佔優勢,但憑藉著精良的裝備與優秀的紀律性,一度在戰爭中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然而當漢靈帝下旨調走五分之四的軍隊之後,漢軍的優勢便蕩然無存了,甚至陷入到了絕境之中。
如果從軍事上來講,遼東王劉寒作為當時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他應該選擇退兵來減少沒必要的損失。
但凡事不能只看利害,對於劉寒來說他已經退無可退了,他知道眼下的這場戰爭決定著漢朝的命運,一旦他退了,那大漢便必將墜入深淵。
一萬對七萬,且自身還是攻城的劣勢方,從任何角度上來講著都是一場取勝希望渺茫的戰爭。
然而,劉寒最終卻還是選擇了殊死一搏。
他戰死之後,他的兒子們臨時接替了他的職務,繼續攻城。而當他的兒子們全都戰死之後,便由其他遼東劉氏的族人們繼續作戰。
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漢軍用驚人的意志力血戰到了最後一刻。黃巾軍雖然佔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奈何在漢軍不要命的進攻下還是表現出了頹勢,最終落敗。
朝廷取得了對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擊敗了黃巾軍,斬殺了掀起這場黃巾之亂的張角。
然而取勝的代價是慘痛的,遼東王戰死,上萬悍不畏死的邊軍幾乎全軍覆沒,而洛陽的遼東嫡系同樣死傷殆盡。
廣宗戰場上,只剩悲情。
靖祖之後,滿門忠烈!
……
廣宗城內,張角身上的道袍已經浸泡成了鮮紅的顏色,他躺在血泊之中氣息微弱,已經無力再做掙扎。
在他的身側,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拖著長劍,緩緩走到了他的面前。
“你叫什麼名字...”張角用微弱的聲音問道。
男孩長舒了一口氣,淡淡的說道:“我叫劉倦,靖祖後人,第十二世遼東王劉少淮的玄孫。
你也可以叫我...遼東王!”
遼東劉氏十歲以上的男丁,幾乎都會前往軍中歷練。而廣宗一戰,遼東劉氏在洛陽的嫡系血脈幾乎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