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靜嘆口氣,“錢是夠了,暫時也沒有需要宋同志幫忙的地方。但建學校這事太難,那邊的人根本沒有學習改變未來的意識。那裡的人祖祖輩輩都沒有讀書的,小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也覺得讀書無用,還不如去找口吃的來得實在,所以不管我們怎麼去做思想工作,都沒有人願意去讀書。而且,那邊地廣人稀,沒有規劃的路,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到處都有危險,不管學校建在哪,孩子們讀書都不方便。種種原因下,學校一時半會建不起來。”
這事不是某個人,某個領導就能改變做成的,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教化,改變當地人的思想,才能有進一步的可能。
嚴大智他們沒去過西北荒漠,但聽了不少那邊的情況。
原以為他們這山旮旯裡夠窮了,沒想到還有比他們還要困苦的地方。
孩子不讀書,就守著一片黃土地過,怎能有未來可言。
“那邊有知青嗎?知青都是有學問的人,多少能給他們帶去些影響吧?”
說起知青,衛靜就哭笑不得,“親家叔你是不知道,這還不如沒知青呢。那些知青去了大西北,個個哭成淚人,活不了三天就要死要活要回家。當地人剛開始瞧見還覺得稀奇,瞧得多了,哪哪都是嫌棄。而且他們看大城市的讀書人都來他們那裡做活了,更充分說明了讀書無用,也堅定了讀書無用的思想,我之前做的思想工作全白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聽了也哭笑不得,這還真是,當地人想的沒什麼問題。
“那怎麼辦?不建學校了?”周琴問。
衛靜搖頭,“建還是要建的,就是得想點其他辦法,這事急不來。”
師墨皺眉,意識這東西,需要慢慢培養,最直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切身體會到讀書的好,現如今沒有什麼辦法讓他們體會到這一點,沒有比照,那邊的人什麼只會在自己固有的模式裡堅守,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二哥研究得如何了?”
說起這個,學校帶來的嘆息就散了,師林歡喜笑道,“已經在一片荒漠上實驗種植了,不出意外,明年開春,就能長成一片綠草地,我再研究改改,最多不超過兩年,肯定能大面積種植。不超過五年,荒漠肯定會變成綠洲。”
眾人大喜,“這可是好事啊。”
“恭喜恭喜啊。”
師林也高興,笑著回應。
師墨挑眉,“二嫂的學校可以配合著二哥的綠地建啊,以後不管什麼發展,都繞著綠地來。綠地是西北人民世世代代嚮往的東西,到時候不用特意做什麼,他們下意識就會跑綠地來。綠地發展起來了,他們見識得多了,懂得多了,自然也能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學校自然也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衛靜抿著唇,“辦法是可行,但時間太長了,那些孩子,多耽擱一天都是浪費。”
師墨也知道,但這是目前最省力也最有效的辦法,要是能想出其他辦法當然更好,“如今的情況也是沒辦法,急不得,慢慢來吧。”
衛靜想了想,點頭,“只能這樣了,我回去再和大家商量商量具體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