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雲茵拿起旁的廢竹片,開始在泥地上畫著,也解說著:“一根杆子立著,每一節旋出來的竹枝有二或三,可以承受簸箕大小與其重量,且還得有二三支腳……”
圖加上話,老李很快便懂了其需求。
只是這種收放自如的竹架他沒見過也沒做過,所以再三與她確認細節後,便道:“老頭沒做過這種的,不敢保證能不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來。”
“這是你在城裡看到的?”
問的細節傅雲茵都能答的上,老李只當對方是在城裡見過這種竹架。
現在哪有這種架子呢,傅雲茵不過是在後世買過罷了,這會聽老李這麼說,便也順著他的話附和過去,並問著做好需要天數。
“就這三日吧,好了我就給你送過去。”
三日有些久,不過這種純手工製品還真急不來,看來只能先用簸箕晾曬……
傅雲茵想了想,最後跟老李要了三個現成的簸箕,並麻煩他依這個尺寸再做三個,而那特製的竹架,放簸箕的尺寸也得照這個來製作。
老李一一應允。
“我等會要去知青食堂,不方便拿著簸箕到處走,可以麻煩你幫我送去第七大隊長家裡嗎?”傅雲茵不好意思的說著。
“行,沒問題!”
老李很是爽快,傅雲茵也算是解決了這事,將提來的春筍與野菜等給了對方,“這是我今天去山上摘的,給你嘗個鮮。”
老李遲疑了秒,這才接過。
傅雲茵見狀,想了想,忽地小聲問:“還要給多少錢?”
因有過一次交易,還是以錢做為交易,得了甜頭的人,還會滿足以前所得的小小利潤嗎?
傅雲茵覺得不太可能。
果然下一秒便見老李緊張的看了左右與外頭,後才說:“本來你提了東西過來,照理,我不該再跟你收錢,只是你要的這竹架制工繁瑣,我想了想……”
“三毛五如何?”老李這話說的極為小聲。
傅雲茵知是不能張揚也小聲回:“那簸箕呢?”
“簸箕本是三分的,六個便要一毛八,不過你提了東西來,老頭就給你折了折,總共就收你四毛,要不?”
做一個竹架得花多少精力傅雲茵不知道,可她是知曉自己要求的竹架於現在技術而言,並不簡單。
四毛真心不多。
傅雲茵爽快的付了錢,解決竹架後,再到知青食堂時,已是下午五點半。
這個時間點知青們大多剛吃完晚飯,正處於要離開或是聊嗑的時候。
傅雲茵視線掃著每一桌的人。
不少人於這時端碗起身,其中便有湯曉紅。
傅雲茵立即喊:“湯知青等等。”
湯曉紅見傅雲茵走過來,隻手提著竹籃子,一副未拿晚餐模樣,便道著:“你還沒吃飯吧?要不要先去拿,我這等你,有話等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