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為掌旗使報仇!宰了這個狗官!”
明教洪水旗教眾如顛似狂,各個悍不畏死般衝向黃裳。
見此情形黃裳也是大驚,他一眼瞥見辛追影屍體手握的六丈長鞭,心念一動將其一把抓起,學著辛追影的動作舞動起來。
黃裳本就是天縱武學奇才,能從道家典籍中領悟出無上玄功之人。過目不忘,舉一反三,將對手武學信手拈來這樣的本事對他而言自然是毫無難度,反手即來。
六丈長鞭在他的舞動之下,其威力竟是遠在原主辛追影之上,靠近的明教洪水旗教眾各個被抽打的慘叫連天,即便只是受了皮肉之傷,也會在幾個呼吸之間毒發身亡。
這一隊本來大佔上風的明教人馬,硬生生被黃裳一人擊破,其餘的大宋官兵頓時士氣高漲,向著明教殘兵敗將喊殺過去。
兵敗如山倒,哪怕洪水旗教眾戰意如何高漲,如何視死如歸,面對形成戰陣的金戈鐵馬,依舊如待宰羔羊一般,被一片片砍倒刺穿。
這條長街上的戰局已定,然而偌大一座東京汴梁,大宋都城,此刻像是這樣的區域性戰場整個城內不下百餘處,而黃裳卻是隻有一個。
眼見下面殺得熱鬧,丁春秋也想要入場,卻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方。
按理來說,他身為明教【大光明尊】,而這些明教教徒突然入京造反鬧事,雖不是出於他的授意,但多多少少也與他有關,畢竟丁春秋曾半認真的,要那幾位法王通知明教派出人手,來京城協助自己這位大光明尊。
然而隨著綵衣監這攤渾水越來越深,丁春秋的想法卻已慢慢地發生些許改變。
原本的盟友成了幕後黑手,原本的敵人卻成了維繫綵衣監,維繫大宋江山的柱石。這件事的是非曲直已經說不清楚了,更不能靠簡簡單單地亂殺一通來解決。
就在丁春秋低頭沉思之時,忽然覺得面龐被清風拂過,心中頓時升起警兆,一抬頭,就看到一條鞭影向自己面門抽打而來。
“亂臣賊子,鬼鬼祟祟,還不受死!”
原來是黃裳在官兵協助之下已完全鎮壓此處反賊,以他的六識,早已察覺到丁春秋的存在,此時騰出手後第一時間便向這藏頭露尾之人出手。
丁春秋不驚反喜,他本就無意藏匿行蹤,早就想會會這位傳奇大宗師,見對方搶先出手,頓時真氣激盪,乾元一氣真功運轉,嘴唇一撮,三股氣刀由口中噴出,兩刀分斬長鞭兩端,一刀直奔黃裳脖頸而去。
黃裳為大宋皇帝編撰萬壽道藏,悟通武學大道並沒有多久,那九陰真經還未真正成書,哪裡見過這等真武境武學。六丈長鞭直接被盪開,鞭頭更是被削去一截。
最後一道半月刀氣直奔黃裳要害,眼見就要被梟首斷頭,所幸黃裳見機極快,於最後一刻施展出鐵板橋功夫,一個後仰避過氣刀。不過他下巴上的鬍子還是沒能倖免,被齊齊斬去了一截。
黃裳雖不是正統武人,但他武道有成之後便一直與明教高手生死相搏,臨戰經驗極為豐富,眼見丁春秋手段邪異可怕,卻是雖驚不亂,雙拳空揮,竟也施展出一路噼空拳法向丁春秋反攻而去,正是九陰真經中記載的大伏魔拳法。
丁春秋見招拆招,心中默默評估,此時的黃裳並未步入真武,實力也就和玄慈那禿驢不相上下。
然而黃裳的進步速度卻是匪夷所思,幾乎是每拆一招,就能感受到他的武學修為又精進一分。
丁春秋有所保留,故意藏著毒功與斗轉星移等絕學未用,僅以自身所創的五毒戲畫與其他拳腳功夫與黃裳拆招對招,起初還能佔得上風,可五十餘招過後,丁春秋竟隱隱有被對方壓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