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爺爺現在的樣子就跟得了好東西急於跟夥伴炫耀的孩子似的,十一樂了,也樂得跟楊爺爺一起去炫耀,於是輕松一躍就鑽進了車廂裡,在後面道:“好了爺爺,咱們走吧。”
“好嘞——”楊爺爺一聲叫,駕著驢車就往大門去了,直接出了家門順著村裡的路跑了起來。
十一覺得這驢車雖然慢,但是還挺穩當的,坐在裡面也不太顛簸,而且再慢也比人走路快多了,在這裡來說,已經很讓人滿意了。
楊爺爺嘴裡發出“得得”的趕驢聲,越趕越愛這種感覺,對自家的驢車太滿意了,忍不住道:“我早怎麼沒想到呢,這下好了,以後趕著驢車去鎮上,人輕鬆了,時間上也會快很多,石峰去拿貨也方便。”
十一想起楊石峰曾經說起過的,說這裡只有一輛拉人去鎮上的車,但這車也不是天天都去鎮上,去一趟也要不少錢,村民們基本上還是走著去鎮上的,於是便想到一個主意,“爺,反正以後石峰要經常去鎮上拿貨,去的時候車子是空著的,也可以順帶帶點村民去鎮上,一個人收點錢。”
楊爺爺點點頭道:“帶些人倒是不錯,至於收錢嘛,會不會不太好?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幫個忙也不算什麼。”
十一否定道:“如果不收錢,大家都想坐車,這車頂多坐十來個人,那到底是帶誰?到時候可就熱鬧了。”
楊爺爺恍然大悟,拍著自己的額頭道:“是是,的確是這樣的,到時候打起來都有可能,還是得收錢。但到底收多少呢?要是收的多,也不太好意思啊。”
十一記得這裡坐一趟車去鎮上是一趟五文錢,那他們就便宜點好了,“咱們可以便宜兩文錢,一個人一趟三文錢,要是有人捨得那就帶著,就算沒人也沒事,反正只是順帶帶著,不靠這個賺錢。”
楊爺爺呵呵笑了起來,“你這丫頭就是聰明。”
村裡不少人正好從田裡面勞作回來,看見這麼個大家夥自然是要停下來好好看看的,看到趕車的楊老爺子,大家都開口問話:“楊老爺子,這是你家的驢車?聽說石峰下午買了頭驢子回來,就是這頭吧?”
楊爺爺放慢速度,樂呵呵地道:“就是這個,不錯吧?”
大家都說不錯,有的人看得眼都熱了,恨不得自家也有這麼一頭驢子和車子就好了。
楊爺爺內心雀躍不已,想起剛剛十一說的話,於是跟同村的人說道:“以後我家石峰會時不時去一趟鎮上進貨,早上去那一趟車子是空的,你們誰要是想要搭車的可以提前去我家說一聲,每個人只要三文錢就成。”
聽聞要錢,一些人剛剛雀躍的心情稍稍降了一點溫,本來還以為免費帶去呢。但轉念一想,三文錢很便宜了,像隔壁村的那架車,一次就要五文錢,現在少了兩文錢,差不多少了一半了。以後要是東西多的話,走路還真是不行,能三文錢坐一趟車可就劃算了。
當下不少人就意動了,紛紛表示以後要是坐車一定要去坐楊石峰的車子。
楊爺爺樂樂呵呵地趕著車繼續走,差不多繞了村子一週,這才過足了趕車癮,帶著十一回家去了,把車子從驢身上下卸了下來,不用的時候免得給驢造成負擔。
“喲,這不是車子麼,真好看。”一道聲音從門口傳來,引得十一和楊爺爺都向門外看去。
兩個一胖一瘦的中年婦女正笑呵呵地從門外進來,看著院子裡的車子看得眼睛冒光。
其中一個婦人指著車廂問道:“這車子還有車廂呢,跟鎮上拉人的馬車一模一樣,你家這是要做個驢車麼?”
楊爺爺笑呵呵道:“是啊,這不是買了頭驢子麼,給石峰做個車,以後去鎮上進貨方便。”
“老爺子,你家石峰可出息了,買了驢子不說,現在還要開雜貨鋪子,這前前後後可不少錢吶。”說話的婦人眼裡又是羨慕又是嫉妒的。
楊爺爺擺擺手,“沒有的事,就是孩子瞎胡鬧玩玩罷了。對了,他嬸子,你們現在來是有什麼事麼?”
其中瘦點的女人說道:“這不是聽說石峰要開鋪子麼,聽說你家現在已經有東西賣了,我家正好沒鹽了,我來買點。”
胖點的也跟著道:“我家當家的聽說石峰這裡有茶葉讓我來買點,我家姑爺明天陪我姑娘回來,正要買點茶葉待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