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學習氛圍,蕭清韞感受到了壓力,心中那一絲因前世受過高等教育的優越感頓時消失的一幹二淨。但同時,她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動力,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她若是得過且過,怎麼對得起這激情的歲月?
上午最後一節課後,蕭清韞剛走出教室,就看見了楊幼功。跟室友們說了一聲後,蕭清韞走到楊幼功跟前,高興地說道:“我還想著什麼時候到你們學校去找你呢,沒想到你卻先找來了。”
楊幼功接過她手中的書籍,然後才笑道:“你現在可不是一個人,要是等你去找我,小英可不得唸叨死。”
蕭清韞笑得開懷,“走,先回家了再說,媽要是知道你來了,肯定也高興。”
回到家,李大妹見到楊幼功果然很高興,吃飯時一直夾菜讓他多吃些。還問到楊幼功父母、張忠夫妻和張小英好不好。
兩邊的老人都還好,不過說道張小英時,楊幼功就有些擔憂,“我走時她開始嘔吐了,吃不下飯,人也瘦了不少。我走這十幾天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寄回去的信也還沒有回信。”
這事蕭清韞不太懂,因為她目前為止還沒遇到過。現在聽楊幼功這樣一說,突然覺得自己寶寶真是挺乖的。
李大妹勸道:“嘔吐是正常的。你媽和小英媽都是有經驗的,知道什麼食物開胃,多試試總能找到吃得下的。而且一般嘔吐也不會太久,過段時間就好了,你莫要擔心。”
楊幼功有些勉強的笑笑,他也知道自己擔心也沒用,只是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他作為丈夫卻不能陪在妻子身邊,心裡又愧疚又難受。
飯後,楊幼功心情平複了一些,想到韓思雲讓自己帶的話,忍不住笑道:“韓思雲讓我轉告你,雜志部沒多少你的存稿了,讓你給雜志部寫封信去,把新的聯系方式告訴他們。他讓你放心,這是雜志部主編主動讓他聯系你的,你的小說讀者反應很好,這次你可以提一下價格,只要不太離譜,雜志部都會同意的。”
蕭清韞翻個白眼,“我倒要看他幼稚到什麼時候。”她安定下來後也給親朋好友都去信了,楊幼功離開蓉市時可能他們還沒收到,但現在都3月十幾號了,親朋好友的回信都收到了,她就不信韓思雲還沒收到她寄去的信。
楊幼功走後,韓思雲就給雜志部和韓思雲分別去了一封信。給雜志部的信裡,她把價格提到了千字8元,估計人家會砍價,到時候千字6元應該就差不多了。
而給韓思雲的信裡,則是把他大罵了一通。大意就是幼稚鬼,沒擔當,這時候知道不好意思了,當初怎麼不知道努力巴拉巴拉。蕭清韞想著,都這樣了你要還不給回信,我就服你了。
過了半個月,蕭清韞竟在同一天收到了三封信。一封穆衛軍的,一份雜志部的,一封老家的,就是沒有韓思雲的。
蕭清韞:“......”算了,還是先看信吧。
穆衛軍的信沒什麼特別的,照樣是關心的話和日常報告。但卻寫的很細致,讓蕭清韞即使遠在千裡,卻對他身邊發生的事知道地一清二楚。蕭清韞的回信也同樣如此,特別是關於寶寶的成長。什麼寶寶應該有19周了,估計和你一隻手掌差不多大了吧;什麼前天感到微微的胎動,但不明顯,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夫妻就兩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對方的生活,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陪伴。
給穆衛軍寫完信,蕭清韞興致就不怎麼高了。再如何瞭解對方的生活,終歸是不能跟親身陪伴相比的。
有些焉焉地拆開雜志部寄來的小牛皮信封的信,蕭清韞挑眉。她猜到裡面應該是裝了稿酬的,但沒想到這麼多。數一數,竟然有720元,也就是說中間那12萬字已經按千字6元算了。不過開啟信一看,除了讓蕭清韞盡快將後面的存稿寄過去,最後的部分倒也只有千字6元。
蕭清韞算了算,這本小說後面還剩下大概12萬字左右,這樣的話,這本書的稿酬一共是1560元。恩,不錯,雖然要陸陸續續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拿到這些錢,但她寫只花了三四個月啊。這樣算起來相當於一個月三四百,還是很不錯的。
蕭清韞心情頓時好了不少。等最後拆開老家的來信時,蕭清韞心情就更好了,這可算個好訊息。出了屋,找到正在侍弄花壇裡蔬菜的李大妹,高興地說道:“媽,老家來信了,信裡說大哥考上嘉南師專了。”
“啥?”李大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忙丟下手裡的活兒,小跑到蕭清韞身邊,有些不敢置信地問道:“你剛剛說老大考上了?”
蕭清韞笑眯眯地點頭,“是啊,大哥考上了。”頓了頓,說道:“是跟隊裡的黃彎彎同一天收到通知書的,他們都考上了嘉南師專,四月底到學校報到。”
李大妹頓時樂開了花,“哎喲,你們都開學快兩個月了,我還以為老大肯定沒希望了,誰想到竟然考上了!這可真是祖宗保佑,老穆家又出了個大學生。”
祖宗有沒有保佑蕭清韞不知道,但穆衛國自身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努力有了回報,蕭清韞也為穆衛國高興,但楊美麗應該是沒希望了。不過一想到楊美麗以後又在穆衛國面前矮了一截,她怎麼就更高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