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那點出息,我閨女出息大著呢,就指著給他養牛啊?”
“哎,你這不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啦,養牛又怎麼啦,養得好了,一樣發家致富受人尊敬……”範婆倒是有話反駁,不過說完又立即跟繪之說:“咱不一直養牛哈。”
範公就道:“把書讀好了,閑著的時候跟你娘學點針黹女工,會織布會縫補衣服就成。”
範婆一面拉了繪之洗手,又把她按下叫她喝熱粥,一面跟範公鬥嘴:“怎麼叫閑著的時候,紡織先不說,編織,縫紉,漿染,刺繡,這些拿個不是正經的學的,又指望孩子學會,又覺得她不用時間就能會,你當這是教神童呢?”
繪之從旁抱著碗喝粥,喝完顧不得擦嘴就使勁點頭:“阿孃,你什麼時候教我編席子?”
範婆打敗了範公,轉頭卻又對她和風細雨:“現在天冷了,手上幹,摸葦子容易劃破手,再說地上太涼,落下病就不好了,左右這個也不難,等天好了,我一教你就會了。”
範公在一旁嘀咕:“怎麼說都是你底道理。”他真不能跟老妻一般見識。
吃過飯,範公喊她去唸書,照舊把之前學的先抽查背誦。
範公倒是準備了根戒尺,但一直沒什麼用武之地。
每當看著繪之沉浸在學習中,範公總能想起那句《易經履》中的“初九:素履往,無咎。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對人心,繪之或有隱藏之處,可面對學習或者其他,就很容易顯露出樸素坦白的態度,而這,再加上她天然的領悟力跟融會貫通的能力,範公教起來,簡直不要說一日千裡。
照這個速度,他還得再買書,再加深自己的學問……
幸好,她還要抽空學針黹女工,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範公偷偷擦了擦冷汗,窮極無聊的把戒尺打磨了又打磨,弄成兩寸寬一尺長的樣子,而後又更加無聊的在上頭刻了道德經的許多至理名句。
繪之背好了新學的書,等把學過的字都默寫了一遍之後,放下筆出去活動。
範婆正在織布,繪之上前靜靜的坐在旁邊,範婆笑著柔聲問她:“背書累了吧?”
繪之搖頭:“不累。”她並不覺得累。書中很多話,理解之後果然是很有道理,不過如果遇上貧窮饑餓,在許多情況下,會讀書不一定能填飽肚子,所以她還特別喜歡學一些技藝。
一方面是對技藝本身有一種痴迷,另一方面,則是長久的缺乏安全感所導致。
才做了一會兒,牛棚裡頭小牛犢就使勁叫喚了起來。
範婆笑:“它這是知道你讀完書,惦記著出去了。”小牛也通人性,之前繪之讀書的時候,它撒歡叫喚,被範婆過去數落了一頓,打那之後再不在繪之學習的時候搗蛋了。
繪之笑,輕輕的將頭靠在範婆的肩膀上。
範婆心中軟麻軟麻,想說句什麼,卻覺得胸口酸軟,鼓鼓脹脹的,有什麼東西像要破土而出,她眨了眨眼,將眼中淚水眨了回去,繼續織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