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歸田記> 第十章 老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老人 (1 / 2)

有許多人貪戀家的溫暖怕出門,繪之並不怕,不管是蘇家還是許家,“家人”都沒給過她什麼溫暖。

她這次下山,小心翼翼的行事,總是先觀察別人怎麼做的,然後自己再三確認保險了才出手,賣東西跟買東西都還算順利。

別人看她像山中獵戶,有收動物皮毛的小販試探著問。

繪之便咧開嘴做驚喜狀的問:“你怎麼知道的?”

小販覺得她傻,這尋常人家誰會來賣毛皮啊,還一次出手這麼多。

繪之笑著敷衍過去,拿著換來的七八文錢,先去尋摸買一把剪子,她問收皮毛的小販:“俺爹說叫買把剪子做衣裳……”

小販的年紀其實也不大,心腸熱,熱情的跟她說了:“這地界了刀三張的磨剪子的功夫最好,你去他那裡看看,對了,買剪子可一定要自己試試。”

繪之捏著手裡的錢,並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買的到。

到了小販指的地方,她問:“大叔,您這兒賣剪子不?”

刀三張先看衣裳,琢磨了一下才歪頭示意:“你自己試試。”

一個竹藤圓筐裡頭放著七八把剪刀,每一把都帶著歲月的痕跡,不過刀刃處都磨的發亮,旁邊還放了一捆紮起來的布條,繪之看了一下,撿出一把剪刀,又找了一塊麻布布頭試了試,問:“大叔,這把剪刀多少錢?”

刀三張叼著一根蒲草在磨刀,磨完了,在陽光下打量了一番刀刃,而後淡淡開口:“三文。”

繪之略猶豫,若是在這裡花三文的話,不知剩下的錢能買多少麻布,她得把自己的衣裳再做的寬大一些。

刀三張雖然在磨刀,但剛才也沒漏看她的動作,見她試了一把就問價格,沒有挑三揀四,這就搔到他的癢處,主動道:“最少兩文,不買走人。”

這樣一個聲音沉澱的漢子,意外給人一種值得相信的感覺。

繪之爽快的付了錢,起身拔了些草,搓成繩子纏在剪刀上,然後去買麻布。

出乎她意料的,麻布的價格更便宜,六尺布才花了一文錢。

賣布的想做成她的買賣,主動說搭一塊布頭,繪之沒要,問她:“大娘,你知道針線從哪裡買?”

賣布的這裡就有,不過布結實,針就容易斷:“都是一買買一包,一包針再加這些線是一文錢。”

繪之想起刀三張主動降價,搖頭道:“我用不了這麼多,要不是我買九尺布,然後買半包針線,一共兩文行嗎?”

平日來買針線的,都是拿家裡的東西換得居多,此時能得到錢,賣布的自然是肯的。

小人物的智慧,不管能賺到多少,只要能賺,先把生意做成了就是。而且繪之的買法,對於賣布的來說,相當於沒有還價了。

繪之則想著,買九尺布,做兩身衣裳,等冬天冷了,就都穿身上,也好禦寒。

這樣一想,又覺得還應該留些兔皮。

不管怎麼說,這次下山,繪之自己極為滿意。她的原來出逃時所穿的那身衣裳,沒有賣掉,可她有了餘錢,也不強求。

再回去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腳步輕松。

她在山裡鍛煉出來,尋常人走路都趕不上她的腳程,只走了大半日的功夫就到了那個先前落腳的小木屋。

然而,她耳朵一動,腳步輕輕的往後避到樹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