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稱:公主封地,已大若番邦,子民萬千,亦需學治國理政之法。
皇二子、三子連連稱是。
至於公主們習得武事後,與弟弟們如何“相愛相殺”,便不足道也。
史載,穆聖公一族,世居大同。
弘治六年,穆聖公以十三之齡奪榜眼,上嘉之,許皇後義弟。
入翰林,授編修,勘察廣東,破瓊州逆案。
領欽差,勘察江南,倭患肅清。
累官至戶部員外,講學文華殿。
弘治十一年,以十八之齡,入內閣。
弘治十六年,升戶部侍郎。
武宗嗣位,授華蓋殿大學士,升內閣首輔,加太師。
穆博聞廣識,尤知番事。
臨終留手劄一卷,帝閱後,命代代相傳。
三百年後,靈帝無道,國家飄零。
乾清宮前,忽起萬丈巨碑,末有穆聖公留名。
首曰:君主立憲。
後世稱:穆聖議政。
條陳五十策,世人皆嘆服。
奉“先知”,封“穆聖”,入“先賢祠”。
武宗留秘庫,以資國,請求留“戾帝”命。
靈帝泣,退位順帝,終身守皇陵不出。
手劄現世,上僅四字,曰:還政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