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千年軍國> 第九十四節 見訪客(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節 見訪客(四) (2 / 2)

察覺到身旁小子的小動作,羅開先伸手在敲了敲他身前的桌面,警示這個小子不要得意忘形。重新把目光投注到曾易行身上的時候,他又換了話題,“曾兄,浮空車為我靈州一路遷徙之利器,不便輕授外人。況我靈州與貴國關系尚未明朗,而曾兄為貴國要員,此事實難成行。”

他沒想到這位曾姓高官面子薄,居然臉紅得像醉酒一般,這時候的官員臉皮都很薄嗎?羅開先不得而知,不過這卻不妨礙他對對方的好感,不想再委婉來委婉去的,他便直截了當的說出了拒絕的話。

“靈州……羅將軍會與我宋國為敵乎?”又一次被羅開先的直言直語震懾,曾易行臉上的紅潤褪去,首次直接幹脆的說出符合他身份的話語。

羅開先輕輕搖了搖頭,“羅某率眾由萬裡之外歸來,非為征伐,實乃為後輩安身立命耳,河西人少地廣,靈州此地水草豐美,正合吾等立足之地。至於與宋國為敵?區區靈州僅有不足二十萬眾,宋地卻有千萬眾,如此,談何與貴國為敵?”

“……只是,我等遠從萬裡歸來,非是沿途異族成全,而是披荊斬棘踏碎艱辛拓路直行,不懼刀兵阻隔,不畏強權加身,也不強勢壓人,更不依從他人施捨,求的是一個自在,若有勢強於我,玉石俱焚亦不足惜!羅某如此說,曾兄可明瞭?”

羅開先的用詞盡量依從了這個時代的習慣,曾易行當然聽的明明白白。

在他看來,東方大勢在宋,之前有高祖3一統諸國,又有太宗先皇4覆滅北漢,眼下雖有北方契丹人糾纏不休,但檀淵盟約之後,契丹人終究不足為患,這河西之地,黨項人慣多首鼠兩端,終難抵煌煌大勢,而如此境況下,眼前這位羅將軍居然想“自在”?

曾易行是個喜歡雜學的儒生,他終究也是個儒生,儒門講究禮法,是為修身齊家,講究輔佐王權統治天下,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從而完成教化眾生的追求與理想。所有這些想法,曾易行一點不缺,聽了羅某人一席話,他儒生的那份思想冒出來了,情不自禁地開口說道:“將軍之前率眾萬裡之行,曾某甚是欽佩,但將軍預想自立,實為不妥之舉。將軍久居異域,今遠行歸來,實不知我東方與異域之差別,我朝與敵攻略,動輒數十乃至百萬眾,絕非西域小國所能相提並論……”

還動輒百萬眾……儒生的嘴巴真是能說!羅開先在心中暗嘆,來到這個時代,他總算有了切身體會,這時代的戰爭完全是建立在人口人力的基礎上的,所謂大軍出行,戰兵明力量強大,而是組織效率的低下和個體戰力的嬴弱,這一點在途經士麥那和安卡拉的時候,他就見過了太多。

強忍住撇嘴的念頭,羅開先抬手示意,截住了曾易行的滔滔不絕,“曾兄,請恕羅某不恭,靈州此地非為宋國治下,羅某率眾紮根於此,於宋國並無幹系。至於今後,靈州與宋國之關系,也非某等二人只言片語就能斷然。之前乃羅某多言,旨為與君闡說靈州之心願,且浮空車乃靈州眾立身之器,恰如床弩拋車之於宋國,豈可輕授予人?”

說著說著要跑題,羅開先趕緊收攏話題,與書生說治國那不是自找麻煩?他才沒那麼多耐心,何況對方還只是初次交涉的陌生人。至於之前多說的話語,他也不後悔,藉助眼前這位把靈州的態度傳出去或許會引發一些難以預料的變化,卻也沒什麼不可以。

把控了談話節奏的羅開先做得幹脆果決,卻害苦了他的談話對手,被打斷談興,又聽到難以反駁的拒辭,曾易行的臉窘迫得又紅了。

——————————————————————

1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出自《周易.系辭上》,為成語“觸類旁通”的出處。

2攻乎異端,斯害也己。出自《論語.為政》,意為研究雜學異說,對人是有害的。

3高祖,趙匡胤。

4太宗先皇,趙光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