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千年軍國> 第四十節 美酒閑話(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節 美酒閑話(下) (2 / 2)

或是羅某人的恭敬打動了人,或是被他的言語驚醒了,自見面初始就有一臉書生自傲之氣的酸子劉這刻緩和了太多,安然坐下之後,徑直順接剛才羅某人的話語說道:“皇帝崇文抑武,當可避免前唐藩鎮割據之局面,然……依三郎適才所言,如今治政之使將門頹唐,兵士無能……是否有些危言聳聽?如今國家一統,北方契丹亦無再侵之力,黨項諸部也已偃旗息鼓,除此之外周圍已無強敵,貌似也並無不可……”

話說著說著,這老書生到不似在問話,而是陷入了某種思量推演。

羅開先臉上重又泛起笑意,看來這被稱作“酸子”的劉姓長者確實有些書生意氣,是個難得實事求是的坦誠君子,很難得的他對此人有了一絲好感,看著老書生有些清苦的衣著和花白頭發,心中不忍對方糾結,開口訴說道:“羅三是否危言聳聽,長者不妨尋人探問一番。至於強兵弱兵,羅三記得《司馬法》中有一名句,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說到這裡,羅開先再不開言,悶頭喝起店家送上的鹿肉薏米粥,這粥做得香滑順口,對他那一路被烤肉撐起來的腸胃極具溫養之用。

他雖不說話,這酒樓二樓卻也沒有安靜下來,有了之前引開的話題,一眾老者想法不一,不約而同的三五成群討論起來。

在座這些老者,都是綏州一地頗具名望之人,雖然沒有在職官員,卻也都和時下朝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家中兄弟身居某職,或者族中子侄於某地軍伍中混跡,更不用說自己為維持生計而操持的務農經商,這一切都與國家安穩息息相關,又怎能讓他們不放在心上?

有了先前話語做鋪墊,諸老再沒人把羅開先當作遠方歸來的幸運晚輩,把適才聽到的話語,對照前些時日耳聞的一些訊息,兩相結合之後,頭腦轉得快的人都開始在心底揣摩起羅開先這個人。

僅僅表露出來的一些細枝末節,就能讓他們感覺到那個坐在主位的長人不簡單,那麼沒有被人所知的呢?又該有多少?

悶頭喝粥的羅開先其實也沒得到什麼空閑,面對旁人的詢問,總要時不時地應付一下,不過都只是尋常瑣事,卻再沒有說些什麼驚人言論。

畢竟這些人只是初識,談不上什麼信任與否,他也沒想充當什麼萬事通,更沒想在這些人面前做什麼指點江山的聖賢。

至於之前所說的話,也不過是他刻意為之——若論引發人的關注,有什麼比挑起旁人的好奇心更好的?所以他話說半截,言語開闊,卻並無實質,泛泛而談點燃了話題之火後,卻不拿出什麼解決辦法,這才是最為勾人心腸的。

而這,只是他順手為之的一件小事。

悠悠然間,一個跟在羅開先身邊輪值的親兵從樓下沿階而上快步走了過來,彎腰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在羅開先吩咐之後,轉又匆匆離開。

羅開先心中的悠然已經當然無存,待親兵離開後,霍然起身,抱拳沖四周做了一個羅圈揖,“諸位長者,羅三有要事務須離開,暫且少陪!三五日後羅三將率眾東去汴京,今日某言語貿然,諸老若有異議,不妨待春暖之後往靈州一行,羅三必掃榻以待!”

話畢,也不等眾人回複,吩咐了兩個親兵負責其後雜事,招呼了其他所有隨行親兵,便急匆匆揚長而去。

…………………………………………………

注:1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趙光義在位,王順李曉波於川蜀之地起義。

——————————————

附:這章實在不大好寫,複查資料、整理思路、再加上琢磨語境措詞,足足來回返工了四次。看在如此辛苦份上,厚皮求推薦,求書評反饋,求微信紅包打賞……也讓我看到你們的意見或建議,謝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