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其實可以過得很快,尤其是人在忙碌的時候。
老羅忙著整理空間內的收獲,拜託有精神力這種功能,整理自身攜帶的空間很是便利,空間內沒有重力沒有時間,所以整理這些東西有點像玩魔方,只不過需要調整的塊面比較多。
但是因為空間太大——幾個立方公裡,這個數字不像一般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狹小,雜物太多——所有老羅認為有用的東西,這個概念太廣,所以這個工作實際上不是個很輕松的事情。
因為時刻存在的危機感,他從東非開始像搬倉鼠一樣隨時收集有用的東西。
好吧,但凡當過傭兵的人多少都有一點這方面的意識。
譬如最重要的食物,直到現在他的空間內還有存留著至少幾噸的犀牛肉、十幾噸的角馬肉、百多噸的各類野獸肉類,以及同樣以噸來計量數量的麵包果和香腸果,這些數字聽起來不算少,其實沒多少,一隻犀牛的體重至少有一噸,幾噸犀牛肉頂天也就七八隻的事情,角馬是群居動物,獵殺它們對於老羅同樣是簡單的事情,其他的各類野獸對於比野蠻人強大太多的老羅來說也同樣不是大事。
繼而在開海倫、雅典、君士坦丁堡、士麥那、安卡拉、埃爾祖魯姆……一直到赫拉特,他就從沒有忘記隨時收集各種能吃的東西,無他,自從確定了這個時空的時間年代之後,食物被他確認為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什麼黃金寶石之類在後世或者可以隨意用來交換到所需的東西,但在這個時代?想都不要想。
花了大半個白天的時間,老羅才把自己空間內的食物整理完畢。沒錯,就是食物這個詞彙,也就是所有能吃的肉類、麥粉、稻米、豆類、穀物、木薯……所有這些東西歸納起來至少佔據了幾個百萬立方,這個數字有多大?
一百萬立方是個邊長為一百的方塊,這個方塊相當於後世一座標準佔地一萬平米的三十層建築物,如果每層建築高度三米三的話。
也就是說老羅在短短的不到兩年時間內積蓄了幾座高樓那麼大體積的食物,這些東西保守一點足夠目前他身邊這些人吃上幾年的了,當然前提是人口數目增加的不要太快。
除了食物老羅收納最大量的其實還是金銀寶石,這些東西在後世或許可以買下一個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公裡的小國家,但是在這個時代,太多的金銀財寶和石塊沒什麼區別,因為購買力的不同,很多東西尤其是食物,很多地方食物都不夠自己吃,買是買不到的。
除此之外,老羅最重視的是“書”,姑且稱作書吧,他在開海倫收集了一些莎草紙和羊皮紙製作的紙卷,在君士坦丁堡的圖書館裡收集的這類東西最多,除了羊皮紙製作的書籍之外,很多用來記載文字的東西並不是紙媒的。
要知道君士坦丁是拜占庭或者說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它繼承了古希臘古羅馬甚至公元前馬其頓帝國的文明,亞歷山大大帝東徵西討的戰利品可不只是金銀財寶。
有一個必須知道的事情,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是亞裡士多德,那位柏拉圖的弟子給了亞歷山大大帝一個世界的視角,使得馬其頓人不再把眼觀只是侷限在地中海,所以有一句亞歷山大的名言——把世界當作自己的故鄉。所以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收割的不僅僅是金銀財寶,他從所有的征服地帶回最多的是人口和知識。
這些知識有的記錄在石板上,有的記錄在泥板上,還有的記錄在金屬器皿上……然後在一代代的傳承中被保留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圖書館。
所以老羅收集的不僅僅是“書”,而是整個西方文明的精髓。這是老羅做的最陰損的事情,要知道這個時候整個歐羅巴的知識傳承都在君士坦丁堡,羅馬的教會還不是知識傳承的主要載體,同東方的皇室一樣,很多書籍不是誰都有資格閱讀的,而且不允許複制,也就是說很多資料完全是孤本。
造成的後果只有一個,知識的斷層或者缺失。
當然這個事情不會在短時間內看出效果,老羅更是從未再探聽君士坦丁堡的訊息,一直到目前為止,這也只是他一個人的秘密。
整理這些東西花費了老羅最大的經歷,盡管他只認識羊皮紙書籍上的一些單詞,其餘的他全部讀不懂,但並不妨礙他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有時候老羅在想,這些總體不過佔據了幾十萬立方的東西裡,隨便拿出一件到後世,恐怕他就會被古人類學者和歷史學者包圍,還是裡三層外三層那種。
好吧,說的有點多了。食物、財寶、書籍,再加上各種木材、皮毛、種子、礦石、武器、工具……零零碎碎等的東西,哦,還有最關鍵的景源道人遺留的物品以及他從後世帶來的一些零碎,所有這些全部整理完畢,老羅的空間裡面總算是規整了很多,更關鍵的是他發現對比起來,自己的空間貌似又擴大了少許,雖然無法確定具體的尺寸,但是與上一次詳細探查的時候相比確實有所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