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千年軍國> 吉布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吉布提

吉布提法語arepubiededjibouti,阿拉伯語:ㄆ,阿法爾語:gabuutih)阿法爾語意為“沸騰的蒸鍋”,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入印度洋的要沖,東南與索馬裡接壤,西南、西部和西北部三面毗鄰衣索比亞,北部和厄立特裡亞接壤。

吉布提境內地形複雜,有高聳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分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與火山佔全國面積的90,有低窪平原和湖泊。南部多為高原山地,海拔在500~800米之間。東非大裂谷經過中部,裂谷帶北端的阿薩爾湖低於海平面150米,為非洲大陸的最低點。北部穆薩·阿裡山海拔2010米,為全國最高點。

相傳在8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移住非洲之角北部亞丁灣沿岸,索馬裡人、伊薩人和阿法爾人定居吉布提一帶,從事遊牧。阿拉伯移民多在沿海經營商業,建立市鎮,傳播伊斯蘭教,並與當地居民通婚,形成索馬裡文化與阿拉伯文化混合的社會。

在殖民主義者入侵之前,吉布提境內由若幹分散的蘇丹王統治。1850年法國開始入侵,並於1882年取得了在吉布提的居留權。1883~1887年,法國又強迫當地蘇丹簽訂一系列條約,逐步佔領了這個地區。1888年和1900年法國先後同英國和義大利簽訂協定,1896年成立“法屬索馬裡”殖民地政府。1897年同衣索比亞簽訂協定,劃定了法屬索馬裡的邊界。1946年法國憲法規定這個地區為法國的海外領地之一,由法國派總督直接統治。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非洲各國興起獨立運動,法屬索馬裡蘭因為伊薩族和阿法爾族的對立,獨立問題的相當複雜。1957年法國給該地以“半自治”地位。1967年7月5日,法國議會透過決議,將該地易名為“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並給予“實際上的自治”地位。在吉布提人民爭取獨立鬥爭的日益高漲下,非洲統一組織、不結盟國家會議和聯合國大會都透過了讓吉布提獨立的決議,法國於1975年12月31日宣佈同意吉布提獨立。1977年5月8日,吉布提舉行全國公民投票,98.7的選民投票贊成獨立。同年5月16日,吉布提組成新內閣,非洲人民爭取獨立聯盟主席哈桑·古萊德當選為首任總理。同年6月24日,吉布提議會又正式選舉哈桑·古萊德為共和國總統。6月27日,吉布提宣告獨立,正式成立吉布提共和國。艾哈邁德·迪尼被任命為總理。1981年政府取締了所有的反對黨,只承認執政黨為合法政黨。1987年4月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古萊德蟬聯總統。1991年吉布提政局較為動蕩。1992年開放黨禁,實行政黨自由、新聞自由。1994年12月26日,吉政府與叛軍正式簽署了和平與民族和解協議。叛軍放棄武裝鬥爭,成為合法政黨,吉內戰結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