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的綠光,不是一般墓地裡的磷光,不是那種陰森的慘綠,而是更為清透幹淨的色澤,照亮它所在的方寸之地。
在這方死寂的地界,它是如此的不同,這般的生機勃勃,不受絲毫死氣的侵染。
明明是屍骨埋藏的死亡之地,卻開出了“生之花”,在這裡,生與死的界限模糊不清,不禁讓人懷疑,這株綠竹,難道是哪一個亡魂幻化而成的嗎?
……
李崇思左手大指輕點四徽,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挑七絃,繼而左手無名指輕觸五徽,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四弦,“錚~錚~”琴音如水,自李崇思的指尖潺潺而出。
音質清亮,餘音悠遠綿長,纏纏繞繞,更添一抹意味深長。
泛音與散音交替出現,高音與低音的跌宕起伏,頗有幾分天地交泰、陰陽相和的意味。
死氣沉沉的墓地中,一株生機勃勃、散發著瑩瑩綠光的孤竹顯得突兀極了。
但其身姿清傲,氣度凜然,完全不在意自己所處的環境如何。
這份坦然,使得這株孤竹在破敗的墓碑前竟然有了幾分理直氣壯的感覺。
此情此景,倒也和諧起來。
……
李崇思左手按弦,右手急速連抹相鄰的兩根弦後,隨即無名指捂住前一弦的餘音,蠲二絃,琴音由低沉渾厚的散音轉為低婉柔和的按音,不緊不慢地自李崇思的指尖流出,頗有幾分氣定神閑的感覺。
“嘎~嘎~”烏鴉雙眸猩紅,不時發出尖銳的叫聲,孤竹的葉子颯颯作響,清朗的音色竟襯得刺耳的鴉叫也少了幾分陰森之氣,而有了幾分明亮之感。
李崇思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時,作往複擺動的“吟”、“猱”,按音之後的餘音上下波動,微顫的琴絃流出的琴音也是帶著幾分顫意的,猶如被打破平靜的湖面,一圈圈漣漪層層疊疊,向外翻湧。
……
大段的按音,曲子猶如在眾人的耳邊喁喁私語,恁的觸動心絃。
李崇思左手按弦,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四弦,繼而勾五絃,或剔或挑,左手作“吟”,琴音顫顫,聽眾們的心也隨之顫了起來,似沉似浮,竟連自己都有些糊塗了。
曲子進入尾聲,琴音漸慢,越來越慢,每一個音似乎都“九轉十八彎”似的迂迴悠長,卻是回味甘甜,讓人慾罷不能。
最後一段的音節由泛音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