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琴道獨行> 第八十章 《文王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章 《文王操》 (2 / 2)

阮琰把懷裡的古琴放置於琴桌上,寬頭朝右,窄頭朝左,最細的線朝向自己,徽位點和最粗的弦在對面。古琴的琴軫,也就是寬的那頭,懸空擺在桌子右側的外面。

阮琰撩起衣擺,端坐於琴凳上,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微微闔目調整了一下呼吸。

此時,全場一片昏暗,唯一的光源便是舞臺中央,便是那閉目調息的琴師。

驀地,“錚~錚”阮琰雙手抬起,中指勾二絃,大拇指擘七絃,古拙的琴音幽幽響起,猶如一圈圈漣漪般,向四周擴散而去……

《文王操》,本是用來歌頌周文王的琴曲。

據《史記》和《韓詩外傳》記載,孔子曾向春秋時期著名樂師師襄學琴,所學之曲正是《文王操》。後人將琴曲所描繪的人物形象主體由周文王變成了孔子,故《文王操》被認為是贊頌孔子循序漸進、謙虛嚴謹的求學德行之曲。

此曲是古代大華朝人以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儒家理念對於理想社會和理想人格的頌歌,其內涵深邃博大,旋律豐富感人,無愧為古琴曲中的經典之作,聆聽此曲後,一種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在古琴音樂流傳的千百年的歷史中,《文王操》被古人尊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們高尚的情操,淨化人們的靈魂的琴曲。

明代琴譜《杏莊太音補遺》言“鼓此曲令人蕩滌邪穢,消融渣滓。”

北宋琴家成玉澗所箸《琴論》稱“其聲古雅,世俗罕聞”。

北宋蘇軾的古體詩《舟中聽大人彈琴》,是在蘇軾聽其父蘇洵彈《文王操》等曲後而作。在評說時人“強以新曲求鏗鏘”、“數聲浮脆如笙簧”後,發出了“古意墮渺茫”的感嘆,最後便是“江空月出人絕響,夜闌更請彈《文王》”的千古名句。

……

候場區,林漠盤腿坐在一張沙發上,懷裡抱著“獨幽”,一手輕輕撫過琴身。

“噠噠噠”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在場的眾人對此都不陌生了,知道是來通知下一位選手上場了。果真,“五號選手,魏曠!”大門被“嘩”的開啟,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話語。

“哈哈,輪到我了!”一位身材高大,身著靛青深衣的男子懷抱古琴長身而起,朗聲大笑後,大步向門口走去,一身颯爽英姿讓人側目不已。

待他身影消失在門後,候場區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交談聲。

“這就是魏曠啊,聽說他可是周老的高徒,而且這般年輕,才19歲吧,就進了複賽!”

“是啊,果真名師出高徒啊!”

“不知道最終成績怎麼樣?”

“不好說,這次可是天才雲集啊,我也好想去前面觀眾席上看看啊!”

“你這話說的,四藝競演的複賽哪一次不是天才雲集啊?”

……

工作人員略微討論了一下,就止住了話頭,畢竟能來為四藝競演複賽選手做上臺前準備的他們也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怎麼會做影響選手休息的事。

現在,候場區剩下的每一位選手,要不是抱著古琴在閉目養神,一臉淡然;要不是在輕撥琴絃,發出斷斷續續的清音“錚~錚”;要不是在淩空活動著手指,挑抹吟猱,勾剔綽注,手指柔軟而靈活,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只待上場!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