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心的擔憂忐忑之中,燕東和隴西同時迎來了這個不一樣的年節。
為什麼說不一樣,大抵是因為大燕開國一百多年以來,第一次迎來整個國內動蕩不安的內戰。隴西與燕東兩地不再是同一國家的兩塊土地,而是在各種猜忌、懷疑、試探之下變成了種子需要逐漸發芽成長的根系,成為掌權者心中會逐漸變成爛蛆的根源。
然即使大戰在即,這個年還是要繼續過的。
尤其是在朝廷軍幫助下拾輟好了四處張燈結彩迎接年節的上饒附近的百姓們,尤其能感受到今年這個不一樣的氣氛。
上饒郊外的軍營裡,也一如段弘楊興奮準備的一樣,“福到”之處隨處可見,甚至還有從營中隱隱約約飄散出來的煮著水餃滴著麻油的肉香味道。
“將軍,”一名守衛在帳外喊道,“有幾名百姓聚在軍營之前,說大過年的感謝一下兄弟們保衛隴西的辛苦,送來了一些肉類和雞蛋,還有自家包的餃子。”
甄將軍悠然地斜靠在床頭飲著茶,營帳中空無一人。他的臉色比之先前已經好看了不少,許是因為有兒子在身邊彌補了些許先前的悲慟和遺憾,整個人都變得精神起來。他說:“不要收,以免落人口實……”他剛說完,在門口守衛應是之前想了想又轉而說道:“等等,百姓們的心意,還是收下來吧。橫豎也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回頭戰後讓人回送一些禮物回去就是。”甄將軍想到了葉挽臨走之前跟他交代的事情,嘴角勾起了一絲笑容。
營地門口,幾個圍攏在守衛身邊的百姓臉上還掛著和諧友善的笑容,手中或多或少都拎著用籃子裝好的雞鴨魚肉,還有各種點心雞蛋,熱情洋溢的包圍著守衛計程車兵們。
在得知甄將軍同意他們將東西收下來之後,那幾個百姓紛紛舉起了手中的籃子,向著守衛計程車兵們推送著。
“哎大娘,東西太多了我拿不下……謝、謝謝大娘啊!”
“這位阿公,你這個紅帖子是啥玩意兒,我不認識字啊?啥?問甄將軍有沒有婚娶?甄將軍都五十多了您說呢……甄將軍的兒子……甄將軍兒子雖然還沒有媳婦啦,但是……”
“大娘您別擠啊,當心傷著了!”
場面一度顯得有些混亂,因由皆是上饒附近的百姓,不可能對著他們動手。這些百姓又太過熱情,致使守衛計程車兵們一時間抵擋不住,被他們硬生生的擠進了營內。
一名穿綠襖的大嬸手裡提著一隻蘆花大母雞,擠進營內探頭探腦的問道:“哎,小兄弟,這不是過年嘛?咋個營地裡都沒有多少人在呀?”她一雙滴溜滾圓的眼珠子朝著空蕩蕩的營地中四下張望了,除了守崗和巡邏計程車兵並沒有看到多少人。
守衛鬱悶不已,又不好打擊這位熱情的老大嬸的心意,只得無奈回答道:“這個點都在後頭的校場上操練呢,只有我們這幫守營的需要換崗。”
“哎喲,那你們就可憐啦!大過年的操啥練,守啥崗呀!”那大嬸瞭然的點了點頭,看向士兵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同情和心疼。她將手中的蘆花雞塞到士兵手裡,拍了拍他的手說:“答應大娘,過年就好好過,放鬆放鬆,啊!聽說鄔江上的橋已經斷了,那敵軍啊,一時半會兒定是攻不過來的,你們吶就放寬心,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好嗎!”
士兵撓了撓頭,點頭應是:“哎大娘,我們都知道了。您就別再往裡面走了,再往裡面走我就得不好意思的要趕您走了。”
“瞧你這孩子,大娘不就是想看看你們平日的生活環境,吃沒吃飽,穿沒穿暖嗎?”他這麼說完之後那大嬸終於收回了自己的眼神,嘿嘿笑著退後幾步,混在離開的百姓當中一起離開了軍營範圍。
地上攤了一檔子東西,皆是剛剛離開的百姓們留下來的。
“啥大媽呀,人是好人,怎麼就這麼奇怪呢。”手裡拎著蘆花雞的那名士兵看著一地狼藉,低頭嘟囔了兩句,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收拾起。他吆喝了兩聲,呼喚同伴們一起來幫忙,將所有的東西都拎到後廚去。
此時,遠在鄔江對岸的朝廷軍軍營裡,卻並沒有半點過年的氣氛,處處冷硬又死寂。
馮憑將一封密信從信鴿的腿上取下,看了兩眼遞給了旁邊的謝遠,冷笑道:“看來謝小將軍在隴西混的是有聲有色風生水起啊,知道的知道他們這是不小心被抓去做了俘兵,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去隴西作客,或是直接投靠了隴西陣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