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權傾天下之將門冷後> 第359章 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9章 反 (1 / 2)

豫王舉兵造反,可以說是正中了隴西百姓們的下懷。

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如今大燕的當權者是誰,只知道這麼多年來愛他們護他們,讓他們免受敵國戕害的不是現在龍椅上那位高高在上的瑞嘉帝,也不是素手微抬便能叱吒風雲的曾後,而是這個多年如一日地遣著鎮西軍如護國柱石一般鎮壓在隴西的豫王殿下。

與其將每年的感恩和賦稅交到遠在千裡外的朝廷手中,不若貢獻給愛護著他們的鎮西軍,讓軍需更加充足糧草儲備更加完善。

對隴西百姓來說,豫王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比朝廷的存在更加的重要。

沒有豫王就沒有隴西,若是那高高在上的蕭皇室中人覺得豫王的存在可有可無的話,那就讓他們自己領兵來守個邊疆試試吧。

是以當朝廷發下有探子從鎮西軍軍營中搜出豫王殿下夥同鎮西軍將士們一起勾結西秦想要密謀造反的事情的時候,隴西百姓們一點也不想追究那算是什麼勞什子的證據,從哪搜出來的,上頭寫了點什麼玩意兒。他們只想問一句:到底是誰給你們的狗膽敢在鎮西軍中安插細作,搜到那所謂的證據?

部分百姓或許關心豫王殿下是不是被冤枉了,但是更多的百姓心裡想的是,反就反了吧,反正無論是誰當政,我們都只願做豫王殿下管轄之下的子民。

隴西地處西北,多災害風雪地動,他們遭殃的時候伸出援手的並不是你大燕朝廷,而是這個幾十年如一日的鎮守西北的豫王。山洪暴發地動山搖之際,將他們一個個從廢墟中拯救出來的也不是你大燕朝廷,是那一個個可愛的鎮西軍將士。

有豫王,再無當今帝王。

豫王一反,整個隴西十三州想也不想的就將自己自動的劃分到了豫王的一方,隔鄔江與對面相望,好像互相在罵對方是傻大頭。

最興奮的莫過於滄州,他們做了百年的邊境州府,向來是人嫌狗厭棄的兵將駐紮州府,又窮又空曠。現在機會來了,他們直接作為鎮西軍的根據營地,中心點從滄州起,逐漸朝著東邊而去。

曾後派遣而去試探捉拿豫王的官員在第一時間就被憤怒暴起的鎮西軍士兵給撕扯了個幹淨,連句狠話都沒來得及撂下就被生吞活剝,僅有一人活下來被豫王趕回燕京去,讓他給曾後帶了一句話——老子不是楚將軍,想要故技重施的話先掂量掂量等著老子的門被驢踢過之後再派人來捉老子吧。

這話被僅剩的唯一一名官員帶回燕京,氣的曾後當即摔爛了整個禦書房裡的古董瓷器。

在曾國公的幫助下,僅僅用了半個時辰就擬好了聖旨,勒令各州官員兵將全力阻止鎮壓鎮西軍,務必將蕭天鳴的狗頭帶回燕京。

除了隴西十三州,其餘鄔江以東各州各省紛紛聽令。

說實話,曾後的這一道懿旨著實是有些無理取鬧。當初說人家反叛的是你,現在人家真的反叛了,又想要兵不血刃的把豫王捉拿回燕京,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豫王現在的態度擺明瞭就是老子說造反就造反,你有本事就自己來攻打老子讓我山窮水盡落草為寇,沒本事的話就老老實實的閉嘴等著老子的鎮西軍東去把你們朝廷給攪的天翻地覆。

豫王多年的戰績擺在那裡,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輕易將他拿下的。

曾後這懿旨急煞了不少人,不過同樣也有有點血性常年駐守州府的兵將,覺得豫王此舉實屬無稽之談,紛紛表示自己願意領兵上陣。整個大燕拿得出手的武將不止他蕭天鳴一個,同樣成名多年的老將還有北境的定國侯謝遠,守著南疆的齊肅將軍,還有東邊率領水師的莫文淵莫將軍。

整個大燕也不止他鎮西軍一支百萬雄兵,想要造反還得看看其餘兵將答不答應。

曾後考慮之後,直接下旨給北境的定國侯,請他率兵直抵陌州,萬萬要將鎮西軍拿下。

此時的滄州軍營中已經摩拳擦掌的打點收拾好了行裝點齊了軍需準備東去,他們做了二十年的憋屈龜孫,戰亂時期還要風裡來雨裡去浴血奮戰的替大燕江山收拾爛攤子,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誇過他們半句好也就算了,軍餉糧草常常缺斤少兩甚至半點星兒也見不到也算了,到頭來卻還落得一個被誣陷謀逆的下場。

他們忍了燕京城裡那個只會指手畫腳的老虔婆二十多年,甚至他們替豫王殿下感到委屈。一個土生土長的燕京人,卻二十多年以來都不被允許回燕京,連瑞嘉帝登基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怕他們殿下謀權篡位,只有舉辦瑞嘉帝的及冠大典的時候才回去了一趟,三個月都沒有呆滿就又匆匆忙忙的趕回了滄州……

好在現下豫王殿下也忍不住了,說反就反,反的所有人心裡都很爽快!

軍營中肅整非常,一個個都等待著上級下達的命令,隨時準備出兵東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